缓解“停车难”,要堵更要疏
近年来,随着城市人口聚集和汽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城区内“停车难”现象日益凸显,危险多而乱象生,成为城市管理的新“顽疾”。其中“黑停车场”更是横行无忌,随意设置地桩、占道乱收费问题严重,加剧了城市拥堵现象。(人民网,10月19日)
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我国许多城市的汽车拥有量呈现不断上扬的态势。当汽车越来越多地进入人们生活时,停车日渐成为难题。现有的停车场已经远远不能满足需要,不断增加的车辆对城市交通和停车带来更为紧迫的压力。“停车难”是困扰我国很多城市的问题,同时,这也给“黑停车场”造就了庞大的获利空间,在相关部门监管不力和违法成本低廉的大环境下,因利益驱使有人便铤而走险。
我国的“停车难”问题由来已久,最关键的问题在于停车位的规划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许多城市在发展过程中没有计划足够的停车位。在供小于求的情况下,适当的“堵”能解决迫在眉睫的问题。但笔者认为,从长远来看,还需通过更多的有效疏导,将有限的资源合理调配。
解决问题是治理城市环境,提升城市风貌的一部分。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考虑:一是要加强监管,对于“黑停车场”要严厉打击,加强处罚力度;二是根据实际需要和发展趋势,尽快修订规划与建设标准,保证居民自用停车的刚性需要;三是充分盘活现有资源,加强部门协调,尽量挖掘类似城市广场、路侧停车和单位的公共车库等可用资源,也可以尝试错时借道停车,提高道路利用率,扩大车位供给能力。
其实,除了上述的方法之外,更关键的还是降低居民绿色出行的成本。毕竟很多城市停车位的数量短时间内无法增加,如非必要尽量减少开车出行的次数,改用公交、公共自行车或打的等方式出行,这样才能从根本上缓解“停车难”。
作者:大亨
时间:2016年10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