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散文 >情感散文 >童年、月光与免费电影

童年、月光与免费电影

2013-12-12 08:11 作者:独步全球 阅读量:1352 推荐1次 | 我要投稿

小时候,特别喜欢夏夜,因为可以在小溪边懒洋洋地躺着看银河,找牛郎织女星,“轻罗小扇扑流萤”,也因为可以抱着一瓶萤火虫听故事,“听取蛙声一片”,酣然入睡,更因为夏天就意味着暑假,意味着可以看到绚丽多彩的电影。

那会儿特别流行放电影,就像鲁迅笔下的社戏。谁家娶媳妇、嫁闺女、添孙子,或者考大学、盖新房,都要从乡上请场电影,宽裕的还要连放三天。也许是正赶上老百姓富起来的原因吧,只记得那时候经常有电影看。当然,当时看电影就跟看社戏一样,不用钱,看电影还要买票是多年后才知道的。

但是,想看场免费电影也绝非易事。首先,要信息准确。在哪个地方、什么时候放电影,都没有正式的告示、通知之类,全靠耳口相传。有时候就难免传错,不知道有多少次翻山越岭、满头大汗地跑到一个村子,却发现那里的黑夜静悄悄。

其次,要有体力。看电影走上十里、八里是常有的,还要以最快的速度赶在电影放映之前。要是赶上自己村放电影,那感觉简直就象当财主。最后,要有毅力。夏天的天气变得快,经常在看得最入神的时候被一阵暴雨淋成落汤鸡,雨伞被狂风卷上天的事也时有发生,偶尔能看到电影大结局简直就得谢天谢地。

当然,当时看电影还要有人结伴同行、父母批准等条件,但是,对于我们这些小孩子而言,只要能看到炮火连天的战场和飞檐走壁的大侠,爬山就是闯荡江湖的第一步,淋点雨才更有侠肝义胆的气概,最大的问题来自于对黑夜的恐惧。

那时的家乡没有电灯,乡间小路的夜间照明完全依靠自然的天体,与星星的米粒之光相比,月亮就成为最主要的光源,就是我们黑夜中的灯塔。看完电影和小伙伴在村口分别后,当天如果没有月亮,美丽的夏夜就会变得伸手不见五指,面目狰狞,如果远处再传来几声风吹草动,就感觉仿佛有个神秘人在悄悄尾随,不觉背后直冒凉气,顿觉英雄气短,恨不能肋生双翅,溜之大吉。

但是,如果天上有一轮满月,那就完全是另一番景象。皎洁的月光给大地铺上了一层霜,月亮紧紧跟随我的脚步,在云层中愉快地穿梭,我仰天看着月亮,无论是急速狂奔,还是缓步慢行,她竟然都与我步调一致。于是,我就看着月亮边走边唱:月亮走,我也走,我给月亮提笆篓(竹编容器)。就这样,月亮伴我走过一段段寂静的乡间小路,送我回家。

如今,身处江南,天空的那轮明月已渺然不知所踪,只觉耳畔又响起那首熟悉的童谣:“月亮走,我也走,我给月亮提笆篓。”当年明月照我走,可如今,我只顾自己赶路,却把月亮远远地丢在了身后。

《独步全球》2013·12·11·江南扶风

其他人在看啥

    《童年、月光与免费电影》的评论 (共 1 条)

    • 独步全球:写的不错,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