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散文 > >空载与人生

空载与人生

2014-03-28 11:42 作者:许明亮 阅读量:822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导读】每个礼拜天为读书日的富克兰林;每天只睡三、四小时而玩命写作的巴尔扎克;每晚睡在床上都在掌心默写篆文的徐特立……

更深人静,从白天的喧闹中沉寂下来的街道上,常发现一些空载的“的士”,透过那表面的轻松与潇洒,不难发现车主因找不到乘客而呈现出的严峻表情与无奈心境。

由此,我蓦地想到人生的空载。

踏上人生的长旅,生命的列车总得负载一些什么,充实也是人生的一种美感:学子攻关在清静的课堂;战士鏖战在火热的疆场;农民耕耘在广阔的田野;水手忙碌在浩瀚的海洋…正是由于人们生命的列车

员载着不同的内容在各自不同的轨道上运行,世界才如此充满生机。如果人们生命的列车一旦停止运行,整个身心将会在徒然的轻松中失重,于是饱食终日、无所用心,迷惘而不知所措,昏庸地打发日子。这就是所谓的生命空载状态。

人生的空载常常发生,但它不像空载的“的士”那样显而易见。因而不易被人察觉,这无疑加剧了它对人的生命的潜在危害性。当人们理想得到实现、难关终于攻克、事业走上成功之后,往往容易步入人生的空载状态,成天漫无目标的忙碌,却什么也没干,因此而滋生莫名的烦恼。另外,春眠不觉晓、夏蝉添烦燥、秋雨惹人愁、冬寒睡懒觉,一年四季也潜伏着不少让人空载的隐忧。

古今中外的成功人士,都是宁作紧守时间的“吝惜鬼”,也不作挥霍时间的“慷慨家”。他们从来不曾有过人生的空载。

古代“韦编三绝”、“凿壁偷光”、“悬梁刺股”、“挂角负薪”、“囊萤映雪”、“三上三余”,……文人学者何曾有过人生的空载?

在贫病交加的处境中忘我写作的马克思;在监狱里坚持读书作文的列宁;在旅途中也不放过默诵英语单词的毛泽东……革命领袖何曾有过人生的空载?

在烧开水时,不停地思考,由壶盖被热气冲开引发联想而发明蒸气机的瓦特;在洗澡盆里苦苦探究,终于解决金皇冠问题,发现浮力原理的阿基米德;在走路时边走边冥冥求索,终于攻克“哥德巴赫猜想”的陈景润……科研精英何曾有过人生的空载?

每个礼拜天为读书日的富克兰林;每天只睡三、四小时而玩命写作的巴尔扎克;每晚睡在床上都在掌心默写篆文的徐特立……文坊泰斗何曾有过人生的空载?

那么,我们如何避免人生的空载呢?其实也很简单,只要保持几分宁静和勤勉,在焦灼和严峻降临的时刻,找些有益的事去抓紧做,人生就充实多了。“不让一日闲过”的齐白石老人为我们树立了充实人生的楷模。他衰年变法,六十岁,又从头开始,画艺从此独领风骚。从对艺术难题的不断设置与攻克中,他获得了人生的充实之美。在他养生七戒中,有三戒与克服人生空载有关。其一戒空思、其二戒懒惰、其三戒空度。因此,他力求每天学习一点,收获一点,孜孜不倦,乐在其中。齐白石人生的高寿命和艺术上的高造诣就启示着后人,避免人生的空载既是人生高寿的养生之道,又是艺术高造诣的成功之道。

其他人在看啥

    《空载与人生》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