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散文 >情感散文 >品味生活

品味生活

2014-03-30 09:33 作者:灵秀 阅读量:1437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1

三月的天乍暖还寒,看着火红的太阳时常会跟着上当。坐在暧气房里看外面的阳光,觉得暧洋洋的,所以,出门常常会少穿一件衣,迎面却是冷冷的风。

在北方,流传这样一句话:春天要捂,秋天要冻。对于老古人的总结,我向来都很相信,因为它是一种长年生活的经验。春捂,多因春天气候多变,万物复苏。人们总爱急匆匆地抖擞出薄衣来,如春机盎然般地焕然一新,轻飘飘地舒展骨胳或裸露出肌肤,享受一下风的轻曼温柔。年轻人自然没有大碍,火气旺盛,即使被凉嗖嗖的风吹了,也不会生出小恙。可上了年纪的人就不一样了,小心翼翼也仿佛和匆匆忙忙探头探脑的小草一样,一不小心就被冷不丁的寒风给伤了。秋冻,我的理解是为了更好地耐受严寒,慢慢地适应零下几度到几十度的温差变化。

枊叶泛绿了,从有绿意的那一刻起,它便突飞猛进,一天一个样地翻新,青翠泛滥,仿若有按捺不住的喜悦。

地上的小草也绿了。春风轻轻地吹拂,柔柔地抚摸。假如不是她站在窗前,我也不会跑去窗口细细的瞅,以为离万物绿起来还远呢。

我身体各处犹如拔节生长的小草,承受着生长的痛。这痛好似与春天有关,每每在春天各关节游走一样地痛。也许春天是生发的季节,一切都在默然变化。

生活越来越沉寂了。喜欢安静时,宁静让人觉得惬意而舒爽。可这样的静总有些不踏实,我不需要太大的地方,只想有一个独立的空间,有属于自己的时间和自由。可人,必定不能总是一个人存在的一个环境里,这样久了,大脑会生锈,思维会日渐迟钝。可我确实有些失去了与外界更多的联系。

人,总在适应。我也会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

2

用一只漂亮的茶壶,沏一壶茶。坐在靠阳台的沙发上,落地窗里射进满满的阳光。在春尚且有些寒意的暧色里,捧读一本《37℃女人》,这里是别人的情感世界,每一篇文章都非常感人。因为真情才能有这样的感染力。相信女人是水做的。可我也太多是水的成份,仿佛一杯又一杯的茶全变成了泪水,哗哗地肆意地流。家中就我一个人,可以好不掩饰地任其流淌。

品读文字,不需要别人陪伴,一杯茶足够,就这样安安静静地随着书中的人物潮起潮落。快乐着他们的快乐,忧伤着他们的忧伤,领悟着他们超越一切的爱的力量。

有时孤独也是一种美,因为有很大的空间属于你。真正孤独时才能感悟一些在纷扰间感悟不到的东西。生活里知音几何?没有谁能让你赤裸裸地敞开心扉,也没有谁如住在你的心里一样明白你。所以,更多的时候,我们在与自己对话。

不管对话还是品读,都是一种思考,都能让人睿智,让人开阔,让人汲取别人生活中众多高尚品质和优良风尚,当然,也在剔除那些自我思想深处的污浊和糟粕。其实,不管从书中还是生活里都有我们可学习和借鉴的东西,只要你以欣赏的目光,注视周围,注重那些普普通通的生命,解读他们平凡生命中志存的高远、深邃和真诚。尤以一份真挚的情感更具感染力,也才最具生命力。所以,爱是什么,爱是能让人为之付出一切而无悔的行动,只为在一起。

爱屋及乌,真爱了,会爱对方生活的全部,而不是排斥与他有关的人和兴趣爱好。

爱与伤害是那么的不可分割,爱得最深也将伤得最重,当然,两情相悦,双方父母又都赞成者例外。

生活里我们在相互依恋的同时,也习惯相互伤害,为什么不能学会习惯爱呢?

3

肩臂疼痛好久了,疲了,自己想尽办法治疗。

他是一位盲人按摩师,高大英武。我不知道他是一出生就在黑暗中,还是后来才失明。他经营着一个盲人按摩店,和另一位盲人伙伴。在他为我按摩中我感觉到他非常敬业。为顾客服务绝对不会敷衍了事,很仔细很耐心。他话不多,有一位漂亮的媳妇,儿子也高高大大。常遇上他爱人来给他送饭。

一次,他的伙伴给我按摩,他在辅导儿子做作业。儿子将数学题念与他听,儿子念得太快他没有听清,他让儿子又念了一遍,然后和儿子一步一步地讨论得出答案。他的耐心让我感动,因为他的耐心,儿子也异常耐心。我在想,他虽然生活在黑暗里,可他心里是亮堂的。他完全没有那种处在黑暗中的急躁和焦灼。

那天和大妹一起去按摩,大妹问他媳妇,方师傅晚上不回去?他媳妇说,他晚上回去太晚,影响孩子休息。他一回去孩子太兴奋,两人一聊起来没完没了。现在他只在周末回家。

简单的对话,却让我感觉到这个家浓浓的情和那份温馨。

有多少孩子不太愿意和父母交流,而他却能与儿子有说不完的话,真正如朋友似的。他虽然看不见媳妇和儿子长什么样,但他心里透着光明,他们在他心里早已熟悉透了,在他内心深处他的家人比我们看到的不知要美丽多少倍。

身体的不完美并不影响他享爱生活的完美。生活的美好是自己创造的,不是别人能给予。他人可以给予你物质的帮助,却不能给予你真正的快乐和幸福。

他是幸福的,因为,他满足于安安静静的工作,平平淡淡的生活,一家人温温润润在一起的时光。他虽然看不见世界五顔六色璀璨斑斓的美丽,却在享受着正常人一样甚或超越正常人的美好生活。

人的不幸在于对眼前所拥有的丰硕视而不见,总在期盼或是觊觎那些本不该属于自己的绚丽和丰厚。人不能总在失去自由时方才后悔,方才醒悟,方才知道拥有再多,也没有平平安安健健康康快乐。

他有一颗平静的心,客人多少,他都一如既往认认真真地服务。他有一颗平常心,从没听他与顾客讨价还价,他说出价格,再不多说一句,让顾客自己决定。在他那儿来者心甘情愿,去者满意。钱多钱少,能养家糊口。在他的身上没有那种经营者的商人气息,仿佛他只为做好份内的事。

4

在“非诚勿扰”现场,一个男子奔着他心仪的女孩而去,精心准备了蛋糕礼品,而他却并非是女孩心动的男生。而另一位女孩,却不顾他很有指向性的选择,继续为他留灯。令所有人钦佩。这一举动展现了她勇敢、宽容的爱。女孩有很强大的内心世界,虽然他爱她,而她是爱他的,她大胆地追求想要的幸福。而男生也异常果敢,他说:我为追求幸福而来,错过了想要的幸福,而另一份幸福来敲门时,我为什么不开门呢?这不是一个男孩不执着不忠心的表现,而是站在一片森林,心仪的树不属于自己时,总有一棵树为自己葱郁。众多女孩站在面前,只是一见倾心,不见得就是最适合的。男孩那么让众人感动的表现,心仪的女孩都不为所动,即使她选择了男孩得需要多么强大的内心来包容。

节目还讨论到了假如你是贾宝玉,你会选择林黛玉还是薛宝钗,对于这个问题众说纷纭。勿庸置疑,贾宝玉和林黛玉是两情相悦真正的爱情,而薛宝钗是一厢情愿。当然旁观者清,从两人的脾性出发,觉得和林黛玉谈一场恋爱,娶薛宝钗为妻更好。黛玉纯情率性,却没有那么随和谦让,说话尖酸苛薄。而薛宝钗看似随和大度,却攻于心计。人之幸福在于心之幸福。真爱的愉悦只有真爱过的人能懂。虽然,平淡的生活也许宝玉和宝钗更适合,但生活会缺少激情和浪漫。而宝黛在一起肯定会波波折折,缘于黛玉的性格敏感多疑,时常触景生情,易伤感,这也正是黛玉因为深爱宝玉才更加在乎的表现。大多数人选择宝钗,其实,是在选择适合自己的人,而非大胆追求爱情,选择自己真正爱的人。真正赤裸裸的爱情,选择只有一个,那就是黛玉。正因为贾母等人定要选择宝钗,不是站在真爱宝玉的角度,而是她们内心沾染了太多世俗的东西,她们更在乎宝钗所谓优势的方面,比如门当户对谦卑随和世故圆滑身体健康等等吧。真爱能逾越爱情之外的一切条件和困境。被一切条件笼罩着的爱,未必是真爱。有一句话说得好,不爱的理由有很多,爱的条件只有一个,那就是想在一起。

5

在现代,恋爱自由婚姻自主,其实,有更多的父母并不尊重子女的爱情。站在经济是基础的平台在为真爱设置各种障碍。在朋友那儿听说,侄子谈好了对像,双方父母见面。两家本来是第一次见面,都兴高采烈。可女方父母却在两张纸上整整列了六大条若干小条的条款,要男方家同意并签字。爱情成了契约,美丽包裹上了可憎的外衣,幸福变得凄凄怨怨。有这样的家人掺和,婚姻会幸福吗?

父母婚姻时代,不是什么也没有,就那么简简单单的一张床两套行囊集中在一起,从此就生活了一辈子,奋斗了一辈子,回味起来不也充满了幸福的感觉吗。为什么总希望儿女结婚时一步到位,一应俱全。总以经济的算计制造出矛盾和纠结,让爱情穿上美丽的婚纱却失去了曾经的纯情和温馨。

儿媳的家庭普普通通,我们也是平常人家,只不过我们都有工作,相对宽余一些。当初,突然间要订婚,觉得有些唐突。在我们和儿子商量时,由于我和老公意见有分歧,争执了几句。儿子生气出去了。回来后儿子说,小琴说了,只要能在一起,她什么都不要。她的父母也没有提任何要求。越是没有条件而我们越是竭尽全力去办。所以,一切都很顺利。因为,不管是我们、他们、包括子女都以最大的宽容来对待儿女将来的幸福。

记得有一位主持人说过,爱情是什么,就是理解、宽容和爱。也许我的儿子没有像别的孩子拥有更多丰厚的物质享受,但他们在一起非常恩爱,琴瑟相和,一定能幸福。

作为父母不要为孩子将来的幸福设置障碍,也留点不足让孩子有奋斗的目标和空间。现在多数都是独生子女,不要过分地考虑物质基础。对于他们来讲,物质的丰富已经达到了一个惊人程度,刚一结婚,房子、家中设施一应俱全,有的甚至车子、存款都有了。重要的是他们懂得珍惜,相互包容,学会共同经营好婚后的生活。

祝福我们的儿女,一定要比我们生活的幸福。

其他人在看啥

    《品味生活》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