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散文 >抒情散文 >老井

老井

2014-03-30 12:00 作者:启之 阅读量:1033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老井,你不竭之水,似琼浆佳酿,清醇甘美,永远沁润着故乡人们的心田!

新春期间,我回故乡探亲,一踏进村子就目睹到了老井,只见四周围满了吊水的乡亲们。一聆听到那熟悉、亲切的辘轳声,瞅着那一桶桶清粼粼的井水,我记忆的闸门不由启开了。

记得从上小学四年级开始至上完高中,家里吊水的担子历史地落在了我肩上,因为家里大人的劳动任务十分繁重,顾不上吊水。每天凌晨五点钟左右,我的“生物钟”准时催我起床,或顶着星月,或迎着轻风,或浸着朝露,或冒着雨雪……为家里吊回三、四担水,因为村里人都有一个早起吊水的习惯,所以我也早起吊水不存在任何恐惧的心理。吊水任务一完成,我的担子就卸了,和同伴们迎着朝阳一块儿去上学。

老井,位于村子东南处,离人家有一段路程。一次,月光朦胧,在吊水的归途中,我依稀看见路边蹲着一只狗,便喊了几声,那东西无动于衷。我灵机一动,判断那是一只狼,浑身不由战栗起来,只是不停地乱喊乱叫,可狼大概因看到我是一个孩子,仿佛挺起身子来,虎视眈眈,把我的喊叫声当作耳边风,似乎离我愈来愈近了。我十分恐惧的心里总是在胡思乱想,自己这下子要变成饿狼的一顿美餐了,就白白来了世上一趟。可又一想,老井是家乡的保护神,一定会保佑我的。果真在这极其危险之时,来了两个吊水的大人,他们一吆喝,那狼就仓皇地夹着尾巴遁去了,我逃过了大难一场。这时,我浑身如同散了架似的,挑起水桶摇摇摆摆地回了家。

滑稽时代常常滋生出一些滑稽之事。在“文革”期间,老井自然就成了破“四旧”的对象,几个造反派头目领着一帮红卫兵将老井填了,不让村里人再食用老井的水。当时有几个老人站出来阻拦,一个头目恶狠狠地骂道:“你们谁敢拦挡我们的革命行动,就把谁活活埋到井里去。这老井的水是腐蚀革命灵魂的精神鸦片,谁喝了它,思想就中了邪,就和史无前例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唱起对台戏来了……”从此后,村民们就敢怒而不敢言了。

老井被填后,那帮人又命令社员们在村里东挖西掘了好几口井,但口口井都是不见一滴水的枯井。全村人处在干涸的窘境中,只好去邻村借吊水了,可邻村哪有像我们村那口老井旺的水井呢?不到两个月,村里就渴死了几十头大牲畜和上百只羊。因为老井是全村人和牲畜的生命之源。悲哉,老井在呻吟,在哀戚;村民们在啜泣,在滴血。这是无妄之灾,这是对生命的亵渎。

“文革”的锋芒过后,村里人又将被填的老井重新挖开,使其重见光明,结束了一场空前的浩劫,恢复了往日的容颜。

经过磨难和洗礼的老井,更加焕发了青春,显示出了不可抗拒的顽强生命力,井水比以前更旺了,据下去掏井的人说,冒水眼比原来大了一倍,井水源源不断地往出流淌。乡亲们喝上了甘甜的井水,生活又有了依托,有了希望,打心眼里更加敬重老井了,更加珍爱老井了。

在那悠悠岁月里,老井除能供足全村的人、畜饮水外,甚至还能帮助解决邻村一些农户的缺水问题。这是一个让人不可思议的奇迹。十里八村的人们都称赞老井是一个用之不竭的“聚宝盆”。

如今,在十年九旱的山区,许多村庄的水源都枯竭了,水井都干得底朝天,好多农户逼迫迁往他乡去了,可故乡外迁的人口却甚少,因为有上苍赐予的这口用之不尽的“聚宝盆”,这是他们深恋故土的缘由所在。

老井,你像兰质蕙心的佳人,让故乡人迷恋不已,不愿舍离而去;老井,你像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将东海不尽之水引至故乡的厚土之下,使乡亲们似乎日日畅饮着蓬莱仙酒,醉意融融,笑口常开,夜夜作着甜蜜的美梦;老井,你像可钦可佩的母亲,用自己香甜醇美的乳汁喂养着故乡的人,让他们繁衍生息,传宗接代,同自然抗争,建设家园,谱写着不屈的生命之歌!

老井,我虽多年未饮你甘美之汁了,但你曾养育了我,给了我生命的原动力,是我心中无穷的源泉,尊崇的神圣。每当我听到那咯吱咯吱……极富节奏感的辘轳声,我的心绪如海潮一样难以平静,用言辞难以表达我对你的深情厚意……我仿佛闻见了你在喃喃自语,既喟叹着古老机械的存在价值,又呼唤着新科技在山乡的出现;既回味着自己的风雨历程,又畅想着故乡美好的明日!

啊,老井!故乡为你骄傲,生命为你喝彩,我为你礼赞!

其他人在看啥

    《老井》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