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杂文 >文化点评 >郝炜谢世

郝炜谢世

2014-03-30 12:16 作者:一枪血 [ 阅读量:15191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作家郝炜,我初识叫他郝老师。他说:“不习惯这个称呼,这样吧,我长你几岁,日后,你就叫哥吧,这样,我听起来舒服。”我只好改口叫他郝哥。

2014年3月21日的晚间,我与朋友相聚将要举杯,突然,接到友人爱辉打来的电话,说:“郝炜,郝老师病危,在中心医院……”

不料,刚过午夜,郝哥就停止了呼吸。郝哥为何走的这么突然呢?想与桑老师核实一下,可是桑老师的电话却打不通,后来才得知:郝哥是出了车祸。

郝哥还没有活到他退休的年龄,就被他人无情地断送了鲜活的生命。郝哥还没有听到今年春雷的鸣响,不再等春水流、花香、燕归来,就这样独自的匆匆谢幕了……

郝炜去世,这个不幸的消息,无疑是给吉林市文学界扔下了一枚重磅炸弹,轰然作响。因为,郝炜是著名小说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吉林省作家协会委员,吉林市作家协会副主席,文学创作成就斐然,是吉林文学界文学创作的领军人物。一部以抗联英雄为题材的长篇小说正在创作中,有许多事他还没有做完,他怎么会是这样……

屈指算来:我与郝哥交往已有十年。是在一次文友聚会时我与郝老师相遇的,觉得他像一个邻家的大哥哥。他举止憨态,亲切和蔼;语速缓慢,字句清晰;语调低沉,却有感染力。有一副学者的风范,他的文学思想与创作,都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而且是当仁不让。无论是思想、态度,还是为人、做事,他的精神世界里生就坚硬的骨头。郝老师在我心目中留下柔中有刚的深刻形像,令我挥之不去。

喝起酒来,郝哥像文学创作一般,一丝不苟。不与不悦者同席;不与清高者举杯。若与好友相遇,极尽酒兴,酣畅淋漓,情怀与杯酒毫不参假。于是,文学、文友、美酒醉了郝炜暂短的人生。

记得是2008年6月的一天,郝老师主持了市文联、市作协为我与张景岩先生创作的长篇小说《夜雨》的研讨会。会间交谈起来,郝哥爱说:“一个是爱好文学的立柱,一个是爱交友的立柱,我更爱后者。”我们都笑了,我从心里感激郝老师,郝哥,是他在我文学创作的道路上时时鼓励我、鞭策我、扶持我、甚至是偏袒我,促使我成就文学之梦。

去年,打疗程针,我与郝哥一起住了半个月的医院。躺在病床上,我聆听着郝哥讲诉他过去生活的艰难与幸福;学习、工作的磨难与收获;文学创作的艰辛与快乐;玉石收藏的懊恼与陶醉;旅游经历的懊悔与奇遇,讲他的《酿葡萄酒的心情》……

我都奇怪,两个嗜好饮酒之人,直到出院,都滴酒未沾。期间的交流,更让我深刻地领悟到了,文学之路无比艰辛。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呀!后来,我将郝哥请到家中,小酌几次,推杯换盏间友情再度升温。

郝哥呀!论起情商、智商他都是高人。

遇有文学活动、文友小聚,觉得我应该参加,郝哥都要事先给我打个电话,言语一声,生怕将我落下。于是,我有幸通过他结识很多文友,他们是我不断文学创造的动力与源泉,也是我人生难得的经历与财富。

想起与郝哥共同亲历的岁月:历历在目,如昨、如梦。

阅读郝老师的诗文:更能体会金伟信老师所言的“阅读与被阅读都是幸福的”真谛。

不会忘记:郝老师亲切地拉着我的手,说:“立柱:日后,哥一定给你写一篇文章。”如今,他却失信,事先挂笔;席间对视,郝哥总爱深情地看着我的脸,说:“立柱,来,今天,咱们再干一杯……”如今,他又耍赖啦,独自停杯……

郝炜,郝老师,郝哥是真的谢世了。他爱恋的人儿为之扼腕、顿足;他依恋的诗文为之啼血、呻吟;郝哥不舍的浓茶淡酒不再陪他宣泄、浅唱,当这噩耗像洪水咆哮而来……

既然是这样,我又呼唤不回来郝哥,我就不责怪他,祝他在另一个世界一切安好。

其他人在看啥

    《郝炜谢世》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