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园
江南的沈园,春意正浓,柳絮飘飞,荷叶碧绿,姹紫嫣红,无数的蝴蝶飞来飞去,似乎也在追踪着行人的足迹,一对对的才子佳人踏春游览,不断的有嬉闹声、笑声传来。
这时候,沿着小径,独自走来一人,这个人是陆游,他衣着白衫,相貌堂堂,那双目炯炯有神。在行走中,有时双眉紧蹙,有时莞尔微笑,微笑中参杂着些许的无奈,或许是对人生,对世事,对家庭。
在园林深处的幽径上,款步走来一位绵衣女子,那女子,姣好的容颜,如花似靥,微风徐起,裙裾轻扬。不经意间抬头,四目相对,竟是自己分别多年的爱妻唐琬,分明是自己深爱的丈夫陆游。
再看,已是泪眼婆娑,又分外含情。十年弹指,恍若隔世,不知是梦是真,是虚是幻。轻揉一下自己的眼睛,发现一切都是真实,眼前站着的分明就是自己朝思暮想的人儿,你看着我,我看着你,眼中包含着是情,是怨,是思,是怜,是爱,是五味杂陈,是悲欢,是离合,是千言万语的无从说起。
曾经的几何时,他们被人称为“郎才女貌的一对”;被人羡慕“天作地和的一双”。他们是表兄妹,从小青梅竹马,志同道合,两小无猜。他们都有共同的爱好,喜欢诗词歌赋,并且常常借诗词来表达自己的心愿和爱慕之情。他们在一起度过了无数个夜晚,花前月下,诗词相和,一唱一和,好不惬意。
不久,二十多岁的他们,结为夫妻,这是珠联璧合的结合,这是志同道合的结合,此后,他们双双出入家门,形影不离,像万花丛中的蝴蝶,翩跹于春光中,令人羡慕而感叹,羡慕有才华的两人相遇结合,感叹上帝把一切宠爱都给了他们,让他们相貌堂堂,才华出众,还让他们相遇,结合。
他们一起心无城府地度过了无数的幸福时光,他们一起切磋诗词,一起游览名胜古迹,一起商讨抗金的大计。没有想到惹来了一双怨恨的眼睛,那就是陆母。陆母是一个封建式的家长,她威严专横,家教甚严,把所有希望寄于陆游的身上,他希望儿子金榜题名,她希望儿子光宗耀祖,她希望儿子给她光耀门楣。结果儿子不遂人愿,沉迷夫妻恩爱之中不能自拨,这让陆母大为不悦,认为儿媳唐琬是扫帚星,会把儿子的前途耽误殆尽,陆家会毁在儿媳之手。一纸休书逼迫陆游休妻:“将唐琬休弃,否则老身与之同尽!”
这是晴天惊雷,当头袭来,陆游素来孝顺,母亲说什么听什么,他也知道母命难违,只有心如刀绞,泪如雨下,他恨自己的无能,无能保护自己的爱妻;他也恨自己的无用,金榜不能题名,让母亲失望,把所有的罪名归于唐琬,可恨,可气,又那么无可奈何。
站在沈园,陆游看着唐婉在想:虽然自己已经另娶她人为妻,妻子王氏温柔善良,相夫教子;站在这里唐琬也在想:虽然自己在家父的逼迫下加入赵家为妻,夫君赵士程那么宽厚仁爱,重情重义,又是皇家后裔。此时,物是人非,今非昨,今非昔,但两人同时又发出了:“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感慨。既然让我们相遇在先,相爱在先,结合在先,又为何把我们生生的分开,那是生离死别啊!
唐琬柔弱,眼中已经满是泪水,踉踉跄跄离去,边走边用手轻拭泪水。
看着心爱的人儿匆匆地离去,顺着心爱的女人的脚印寻去,看到水中榭上,唐琬低首蹙眉,伸出红袖,于夫君赵士程浅斟慢饮。那坐在旁边的赵士程温文尔雅,仪态大方。陆游心碎了,那坐在旁面的分明应该是自己啊!
昨日情愫,今日痴怨,悲从中来,叹从中来,苦从中来,恨从中来,转身提笔,在粉墙上写下了《钗头凤》一首,然后,怀着不舍离去。
随后,随着陆游的被重用,陆游离开家乡山阴,到外地做官。
第二年春天,唐琬怀着一种莫名的惆怅,再次来到沈园,独自久久的徘徊在曲径回廊之间,忽然看到斑驳的墙壁上,陆游的《钗头凤》,反复吟诵,不由得想起二人昔日诗词唱和的情景,不由得泪流满面,心中似有什么东西在澎湃,挥笔和了一首《钗头凤》离去。
不久,唐婉不堪忍受离别的忧伤,相思之苦,抑郁而死。可怜的陆游,只能穿越时光的隧道,来挽唐婉的手,如今的沈园,小陌逢春,梅花犹在,蝴蝶翩跹,而唐婉,你在哪里呢?
有一种情叫刻骨铭心,有一种爱叫至死不渝,有一种爱情叫“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这就是千古绝唱的陆游和唐琬的爱情悲剧。
《钗头凤》 陆游
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邑鲛绡透。
桃花落,闲池阁。 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莫!莫!莫!
《钗头凤》 唐婉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 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 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
角声寒,夜阑珊。 怕人寻问,咽泪装欢。 瞒!瞒!瞒!
陆游(北宋宣和七年十月十七-南宋嘉定二年十二月廿九,公元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诗人、词人。陆游是现留诗作最多的诗人,其一生笔耕不辍,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与王安石、苏轼、黄庭坚并称“宋代四大诗人”,又与杨万里、范成大、尤袤合称“南宋四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