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散文 >亲情散文 >我的母亲

我的母亲

2014-06-10 08:12 作者:李金范 阅读量:16863 推荐3次 | 我要投稿

今天是母亲节,我百感交集,身为孩子的母亲,我思量着要为自己的母亲做点什么,儿子说:“给外婆打个电话吧!”我心想,电话固然要打,但还是阻止不了我对母亲的思念,思绪飘到了千里之外,就让我乘上风的翅膀,为母亲捎上几句知心话吧!

不知不觉离开母亲已经快二十年了,还记得刚刚大学毕业,我背上行装,“孔雀”东南飞,不远千里,从故乡,孤身一人,踏上泉州这片热土。一晃十几年过去,回想起来,恍于昨天。还记得临行前两鬓斑白母亲拉着我的手千叮万嘱,“儿行千里母担忧”心中纵有千万个不舍,还是为我准备行囊,高高兴兴地送我上路。从此,我和母亲天各一方,每年和母亲见面只有寒暑假两次,每次就那么短短几天,结婚后,因为要照顾自己的小家,有时我就顾不得回家,由原来的两次变成一次,随着幼儿的降临,我回家的次数就变得更少了,我这十几年和母亲见面的次数总共不超过三十次。如今我也做了母亲,“养儿方知父母恩”才深知做母亲的不易。

我的母亲出生在农村,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一个极其平凡的女人,普通得不能再普通,她身材矮小,长像一般,书读得不多,只念了四年书,也谈不上能干。母亲一共养育了五个孩子,从十月怀胎到哺育幼儿,每个孩子就算三年时间,母亲光花在哺乳幼儿身上的时间就有十五年。母亲每天都是忙忙碌碌的,从来不曾休息过。早上,天还没亮,就起来为我们洗衣、做饭,白天母亲要去田间劳作,晚上,挑灯夜战为我们,缝衣、做鞋。等到母亲全部把我们带大,她已经年过半百。此时,她的头发已经全部花白。岁月——这把无情的刻刀,早已在母亲的脸上雕刻了深深的印记,她已经提早迈入老年人行列,直到近几年,我们一个个都成家立业了,她的日子才逐渐轻松了一些,不再为我们操心。自从我最小的妹妹出嫁,家里就剩下年逾古稀的父亲和年过花甲的母亲两位空巢老人相依为命。

我不是一个细心的女儿,常常是突然想起他们,才给他们打个电话,有时十天半个月,可每次听到母亲的问候,我全身涌过一阵暖流,每次她总是嘘寒问暖,最近工作忙不忙?孩子乖不乖?家里还好吗?说得最多的是,不要担心他们,不要老往家里寄钱,他们有钱,你要好好工作!我也是总重复同样的话,问他们最近身体怎么样?家里的菜种多不多?家里的农活忙不忙?不要太辛苦了?要舍得吃。父亲、母亲在电话那头总是应声着:“好!”可我知道,虽然平时我也寄些钱回来,可他们总是把钱存着,省吃俭用,生活一向简朴,他们总觉得我们在外面打拼不容易,他们很少打电话过来,主要是因为怕麻烦我们,怕我们担心,每次生病也总是等到好了才告诉我们。不管我多久没回家或者没打电话回来,他们从不埋怨。

记得有一次,我打电话回去,没人接,过了一会,又打,还是没人接,我急了,忙打电话去问离家比较近的我妹妹,结果得知母亲视网膜脱落生病住院,妹妹原本要告诉我,可母亲不肯,只好随了她的愿。她总说,我这么远,回来耽误工作。可我知道,母亲的眼疾一向就有,只是不太严重,我们好几次要带她去医院检查,她总是推脱。这下好了,我深深自责。还好,我妹妹、妹夫给她安排到省城最好的医院治疗。我要请假回家看她,她生气,我拗不过她。母亲的视网膜脱落治疗并不顺利,前前后后做了三次手术,才基本恢复,可想而知,她受了多少苦。我却身在外地,一次也没回家去看她,如今回想起,仍过意不去。

记得我刚参加工作不久,我极其不适应泉州生活,我在工作和生活遇到了一些困难,曾经也想过放弃泉州的工作,当时,我工作压抑,心情郁闷,母亲得知后,寝食难安,这个只上过四年学的女人,她从来没有写过信,硬是执笔,给我写了一封信,宽慰我受伤的心。这封信到现在我还珍藏着,至今仍记忆犹新。

我已有一年半没见过我的母亲了,今年暑假无论无何,我一定会抽空回去,看看我那白发苍苍逐渐老去的老母亲。去年暑假没能回去,说忙这只是借口,主要是我不够爱母亲,没有把母亲摆在第一位,加上我也得知母亲的眼疾已无大碍。寒假因为我婆婆来了,没能回去。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母亲已风烛残年,我和母亲已经错过十几年,我想:趁我现在工作不算太忙,趁母亲还不算太老,趁她还走得动!在有生之年我要好好的孝敬她,来弥补我对父母的亏欠。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方”,可远在千里之外的我,再也回不去了?我只能尽我所能,常回家看看!

其他人在看啥

    《我的母亲》的评论 (共 3 条)

    • 李金范:写的不错,推荐阅读!
    • 李金范:写的不错,推荐阅读!
    • 邋遢行者:写的不错,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