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说话”
说话是一门学问,说话的方式,特点,语气可以看他不出一个人的性格特征,做事风范,为人处事之道。善于说话,也可给人增加许多的成功的机会,减少许多不必要的麻烦。最重要的是可创造更加和谐的人际关系。
话多,指指点点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这样的人。别人做什么事很可能使他不满意,他觉得别人做的事不是他要的结果,使他很恼怒不已,他会用严肃的语言提出自己的观点,要如何如何。这还不行,他会拿出一个人与你对比,那人为人做事如何好,如何了得,使得别人很没面子。这些事可能有时在一定的程度上提出了别人的缺点,促使他改变。但是什么事都有个度,超出这个限度,那结果就适得其反。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提出问题所用的方式,如果你的你说方式不对,那的话就被认为指指点点,瑕疵必较,话特别多。话特别多是没有内涵的表现,也是大家不喜欢的难以接受的,就像苍蝇一样,发现一点残根冷质就嗡嗡的叫着,这是讨人烦。除非他是上司,不然的话很难使人容忍。下属也只是屈服他的权利,地位,不见得打心眼里接受屈服他的行为。
有这样一个故事:某学校宿舍住了六个人,他们共用一个大厅,一个厨房,一个厕所,一个洗衣机。同住一个屋檐,日常生活带给他们许多争吵和麻烦。小张是很讲卫生,很爱干净的学生。这一点大家觉得都不如他。但他话特多,想到什么就说什么,口无遮挡,毫不顾及别人的感受。例如在打扫卫生方面:他看见大厅东西放的乱七八糟,地板也很脏。于是,他对小李说“小李你把地打扫一下咯,这么脏,这么不爱卫生,我就没有看你扫过地,你看小明,他就比你勤快,一回来就把地打扫的干干净净。”小李听到 “不爱卫生,不勤快,没别人爱干净,”当时很伤心。心里想“要我打扫卫生还这样说,这又不是我的任务,你爱干净你打扫啊,要求别人干嘛,真气人。”小李看到地确实很脏,过后,还是把地扫了。不料,小张看了看地,“谁打扫的房子,扫都不扫干净”小李听了,很不舒服。,一会儿,小张从厕所出来“小唐,你把厕所去刷一下,太脏了,我发现你们从来没有刷过厕所,我都刷了好多次了”小唐听完,目瞪口呆,心里想“什么人啊,我从来没有,难道刷厕所还要告诉你呀,你没看见,就证明我没刷,那我也没有看见你刷过,真是的”。刷厕所这样的活,除非别人愿意,你要求别人很不礼貌的。还特别一点,小李太看重他的东西,坐他的床上,用电脑,他都要提出要求,安全,保护措施。这使大家用他的东西总是提心吊胆的,感到十分的压抑,伙伴和他的关系当然很恶劣。
关于小张的出发点是正确的,同住在一起搞卫生是必要的。但说话做事的方式不对。我认为这问题可以这样解决。制定一个卫生安排,不需多说话,按安排办事,谁都没有意见。如果要说话,那他可以换种方式说“厕所好脏啊,小唐,你去打扫一下,我下次打扫,前面我都打扫了几次了。”这样说,即没有否定别人,也表示自己打扫卫生的决心。或者,你爱卫生,你就勤快点,地脏了,两下子打扫了,这样也可以避免口角了。这又从另外一个角度去思考,你一次次的要求,别人觉得你很自私,没有奉献精神。就是打扫卫生嘛,你累一点有什么关系。由此,可以看出说话的诀窍与重要性。
抬杠
喜欢抬杠的人,大都是有‘两下子’的人,他们懂得很多,很聪明。但这恰恰是他们的弱点,聪明反被聪明误。在生活中,他总认为别人说的话是不正确的废话。总是一味去纠正。你的扛头,只站在自己的立场,考虑自己的感受,导致别人下不了台,面子难堪。别人是很难容忍与谅解你的,即使你说的十分正确。有这样一个故事:孔子在自己的国家多次遭受政治打击后,携弟子游历各诸侯国。在卫国的时候,曾与当时臭名昭著的相夫人做过亲密的接触——会过一次面,南夫人是卫灵公的老婆,此人凶悍淫荡,不仅插手干预卫国政事,还常与国外人私通。子路得知老师和南夫人见面后,就指责:老师,你怎么能和这样的人见面,太使我们太丢面子了。孔子说‘当时情况不同啊’“难道你不知道这样的女人不能见吗”子路的抬扛使孔子很生气,他屈天抱地的喊道“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我们篇观论语一书,很少见孔夫子这么生气的,此外,孔子最喜欢的弟子是颜回,我想最讨厌的弟子肯定是子路。子路不招老师喜欢,很可能原因就在此,喜欢和老师抬杠。
当然,做人应该有自己独立的见解,这说明你喜欢观察分析而有所得,这自然是一件好事。但是总是和别人的观点不同或者相反,那这就不好了。人很滑稽,他们有时候故意提出不正确的观点已达到自娱自乐,那么你提出自己的高论(别人心里明白的)恐怕不是件好事了。或者别人仅仅为了炒作,你的高论达到了别人的目的。所以,说话之前一定要先想好。此时此刻的情景用哪种说话方式能达到目的。
会做事的人不一定会做人。会说话的人一定会做人,会说话的人没有做不好的事,做不好的人。由此,说话的技巧,方式。不能不注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