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散文 >经典散文 >等级制度下的中国

等级制度下的中国

2014-06-17 06:56 作者:蓝宝 阅读量:1521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中国历来是一个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等级制度清晰的社会。我冷眼观瞧,直视这个社会。我客观、公正的评析这个社会,我既不想美化它,但同时觉得我们活在这个社会,不得不面对它,适应它。不然的话,不能适应环境的人,很快便会被淘汰。这意味着什么,大家都懂。

当地老年农民享受国家阳光雨露的照射滋润,1200元(每月100元)的年养老金,他们居然感激涕零,欢声笑语。

当地拆迁户老年农民一次性上交1万元左右的人民币,享受15000元左右(每月1200元)的年养老金,他们更是笑得灿烂,心满意足。

我的一些在服装厂打工的年轻外地房客,他们的工作经常需要开晚班。小夫妻俩人一年忙到头,年收入在10万元左右。外地年轻农民工被愚民思想却没有本地农民工严重,他们自我权益的保护意识显然要比本地农民工来得强。外地农民工与本地农民工的工资待遇基本上是同等的。因为外地农民工注重自身权益的保护。

我一改小时候对面食的饮食厌恶状态,现在我居然像北方人一样,喜爱起面食的餐饮。我养成了去街上吃早点的习惯,我看着那些包子、油条、小笼包、生煎包、麻球、葱油饼、千层饼等等各种花式品种的面食,顿生食欲。我的食欲需求来得真真实实,迫迫切切,热热烈烈。我是这儿饮食店的老主顾,小饮食店的店主是一对外地年轻夫妻,他们对我这个浙江上海人印象特深。因为我的形象在当地人中间是独树一帜的。我喜欢每天掉换着花样进食早餐,各种面食轮流品尝,粽子、茶叶蛋、百宝粥等等,凡是店内供应的花式品种,逐一享用。这也不算奢侈,作为底层平民只能说在有限的时间内,有限的区域内“享受”生活吧。我与饮食店的老板娘很熟悉了,我与熟悉的良民喜欢交流、唠嗑。她告诉我,他们夫妻俩人一年辛苦忙到头,年收入大约在15万元左右。

我这个人比较乐观,尽管我的物质生活并不富裕。我喜欢与善良的人攀谈,搭讪,只要我感到这个人面相和善、人随和。我吃过早餐便去菜场买些菜,然后再去小超市买上些食品、日用品之类的货物。

小镇上的小超市也是一对年轻外地夫妇开办的,老板娘对顾客笑脸相迎,服务周到,热情善意,态度较好。我在菜场买了番茄、莴笋、水果;我在她这儿买了鸡蛋、火腿肠、赤豆、糕饼、零食等等,其实总价并不多。但是加上菜场上买的蔬菜,马夹袋好几个,杂七杂八的,我拎着感到很不方便。小超市老板娘便给我一只大马夹袋,把我所有装着这些东西的小马夹袋全部装在一只大马甲袋中,我便觉得顺心多了。下次上街一样买东西,我便不会去另外的超市蝇头探脑的了。

“现在生意怎么样?还是可以吧。”我与小超市老板娘攀谈起来。

“还算可以吧。一年的收入在20万元左右,我们这行业投资大嘛。”

“这儿人不算多,还算好,有几个服装厂,否则的话,这生意便难做了,是吧。”我与她聊。

“我的心也平,能够赚一点就行。只要能维持夫妻俩人、两个儿子、一个婆母一家五口的生活便行。”

“你的心态好、平衡,知足,心情便快乐。只要想想自己的生意比饮食店生意与服装厂打工收入多一点,便感到满足了。有你这样的心态,人活在世上少了许多烦恼。因为这是在中国,只要自己觉得快活就可以了,精神上的乐趣远大于物质上的趣味了。”

“我听他们说,你是上海人,怪不得你说出的话与当地人不同。”

“大家都是平等的人,无所谓相不相同。只是他们被愚民了,很多道理对他们来说是无法理解的。”我结束了与小超市老板娘的交谈,提着货物离开小街。

在回家的路上,碰到一个之前是农民的老妇人,我与她聊了一会儿。她的儿子那时考上大学,之后在小城里混得风生水起,人模人样的担任过园林局的局长,现在混到了城建局的局长位置。当然其中的奥秘不为人知,总有他的奥秘之处,但是也不排除领导之中也有好人存在的概率。我想这些官员的年收入不会低于20万元,老妇人当然不清楚当官的儿子年收入究竟是多少。她只要能够开开心心安享晚年便是她的洪福齐天了。

活在这个体制下的社会,农民每月100元的阳光养老金,只能与改革开放前一分钱也拿不到的时候相比,这便是社会的“进步”了;拆迁户农民每月1200元的阳光养老金,与没有征地的农民养老金相比,他笑得灿烂了;原本的知青退休人员每月1800元左右的阳光养老金,与拆迁户农民养老金相比,他们只能无言了;年轻打工者(包括本地农民工与外地农民工)每月4000左右的工资,与退休工人养老金相比,他们知足了。尽管服装行业很辛苦,他们上有老下有小;年收入在14万元左右,夫妻老婆饮食店的经济来源,与农民工工资相比,他们心平了。尽管早餐行业很辛苦,他们上有老下有小;年收入在20万元左右,夫妻小超市的经济来源,与饮食店经济收入相比,小超市夫妻他们满足了。尽管他们投资大,上有老下有小。

如果你的心态不平衡,你又能咋样呢?你的心态再不平衡也得平衡。因为这是在中国,只要我们懂得了这一点。当然我并不提倡人们投降妥协,我认为这只是国人的无奈。尽管国人具有独立思想的能力,脑袋很清醒,思想很清晰,但是我们终究只能在网络上发表些许正义言辞。

统治阶级人为为你框定了一定的等级,你在这个被框定的等级社会中生存。如果你不能适应这样的环境,你终究会被淘汰,不得不承认,这是现实。

那些局长、区长、市长、省长、委员、主任、书记等等干部、领导、权贵,他们的心中不知是怎么想的?我想他们是看都不要看底层民众在那儿与空气说话,他们根本也不会与民众相比。他们肯定认为他们的收入就是应该比民众多,这是理所当然、顺利成章的。他们心中想的便是压制你们这些贱民,让你们对空气放空屁,白费力。

活在当下只能学会自我调节,自我安慰,自己骗自己,才能活出样子,活出新意,活出境界。有时人们傻乎乎的心花怒放居然像天仙一样的释怀了。

其他人在看啥

    《等级制度下的中国》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