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散文 >经典散文 >2013年上海高考作文

2013年上海高考作文

2014-06-21 08:41 作者:蓝宝 阅读量:1511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生活中,大家往往努力做自己认为重要的事情,但世界上似乎还有更重要的事。

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人们对此的思考不尽相同。请选取一个角度,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2)思考

我是千千万万,年轻人中的一员。父母辈的基因传承在我身上,一个诚实的女孩子,不善言辞,却先天聪明,智商算高,人也算漂亮。再深奥的数学题目,我会像完成一个游戏类题目一样顺利解出,再难发挥的作文题目,我会挖空心思说出一堆风趣话。唯一缺陷便是对于奉承拍马,攀爬权贵,我是压根没生那根筋。我知道自己的薄弱环节,我也知道自己在这个专制国度内,要想在今后的人生路上创造辉煌,那是痴心妄想的黄粱美梦。

我的上辈人,我的爸爸妈妈都是曾经上山下乡的上海知青。他们那代人出生在共产前后,经历过“文革”“上山下乡”运动,他们之中的幸运人便是没有被农婚的那批人,他们还是知青中的幸存者。

他们这批人被剥夺了读书深造的机会、权力,恢复高考制度之后,他们这批只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却要让他们考高中文化程度的课程、题目,这对他们是不是公平?我觉得这起码是没有让他们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与人竞赛。一部分工农兵学员的出现却是另一种不公平现象,出现在世人的眼中。他们可以大字不识一箩筐,堂而皇之的进入高等学府;而一部分具有才华的知青在不公平的高考中只差了那么几分分数,便名落孙山,归隐山林。

我的爸爸便是这样一批人中的一员,爸爸当年在黑龙江国营农场当农业工人。恢复高考制度后,爸爸的高考分数差了那么几分。不幸中的大幸,爸爸回上海后,被安排在与原本邮电中专专业对口的事业单位——上海静安寺邮政局。

我的妈妈曾经也是上海知青,顶替外婆的全民单位回到上海。尽管全民单位的待遇在国人的眼中还是相当不错的,然而在我的意识中这不是当代人所要求的际遇。

我的爸爸妈妈那一代人总算不幸中的大幸,没有在农村扎下根来,总算没有被压在苦难深重的冰山最底层。不过尽管他们回到上海,但是他们不会表现,做人老实,在这个社会中永远是被压制的那种人。民主自由国度是崇尚真善美,而专制国度内做人的诀窍是假恶丑。爸爸妈妈只会兢兢业业干事,不会虚虚伪伪做事,这种技巧他们到死都学不会。他们不会投入到党的怀抱,施展技巧,表现进步。于是乎,他们只是在农民上面一个档次的人。这个体制制造人为等级,作为我这个弱小的女孩子,看在眼里,却是无能为力。

上辈人的善良、懦弱、老实造就我的基因,我知道我在这个国度内也不会有什么好的发展与结局。

我在小学、初中、高中一路走来,学习成绩一贯优秀。但是我知道像我等人学习成绩再好也是没有出路的。爸爸不善辞令,在中国,不会在领导屁股上吹吹拍拍的人,要学学不会。搞不好马屁拍在马腿上,被马腿踢一脚,那才叫冤呢。我更是继承了爸爸的独门秘籍,不会对领导说上一句甜言蜜语,这是祖传秘宝,不学便会。

妈妈时常带有怨气地说“我们俞家的子孙怎么办?撬不开的嘴巴,不会对人说一句好话。你看看你爸爸的小学同学,学习成绩不好,人家今天当了大经理,人家一个月能赚多少多少钱。可你爸爸一个月就这点死板板的硬工资,一个子儿都不多。”

我听到妈妈的唠叨,不想开口,心说道“你嫌爸爸不会赚钱,你才赚多少钱,你也赚得不多嘛,你不是也没有奉承拍马的能耐嘛。你想傍大款,你也没有这个能耐傍大款。”

于是乎,我心中生呈了一个想法,一个目标,一个决定。我认为在我面前只有一条路,唯一就是努力学习,学好文化知识,尤其是外国语,我要利用自己的力量,离开这个地方。目前,我要用我最好的成绩争取考进上海外国语大学。

期间爸爸妈妈似乎没有什么最重要的事情。因为他们在单位上班时,便是千篇一律的两点一线,像老黄牛一样,兢兢业业,踏踏实实的干活。从来没有投机取巧、阿谀奉承的事儿在他们身上有所表现。在他们的思维中,也感觉不到自己的女儿已经狠下决心,学好外语,离开祖国。因为他们永远是那种胸无大志的普通老百姓。

然而,之前我就痛下决心,坚定信心,无以复加。每天拼着命的啃书本,我房间的灯经常要亮到深更半夜,甚至于第二天凌晨。我的用功程度令人感动,连隔壁爷爷都知道了我的好学表现与拼命精神。在高考前夕,爸爸妈妈为我的努力、拼搏确实深感欣慰,他们对我产生了莫大的希望。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的努力得到了回报,我对自己的成果很满意。

我不想像父辈那样在这个国度被凶狠之人欺负。因为我们都是善良的人,我们只能选择民主自由国度。我的父辈尽管脑袋聪明,但是不能得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效果。我的父辈尽管有才学,但是他们在国内没有地位,有的只是大锅饭的“阳光统筹”工资。我这一代不想要那“阳光工资”,我要的是“自由幸福”工资。我向着这个目标,做不懈的努力。

我的志愿心中早就有谱——上海外国语大学。

我的目标是欧洲——民主德国。

我的终极目标都想好了,与德国人结婚,定居民主德国,过真正阳关灿烂的人类生活。

若干年后,我翻开我的作文试卷,我的理想、愿望、终极目标终于一一实现,这是走向人类美好新生活的开端。

其他人在看啥

    《2013年上海高考作文》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