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神史话
我国民间最早的门神名叫神荼和郁垒。传说他们是兄弟俩,专门管辖游荡在人间的鬼。神荼和郁垒住在东海的桃都山,山上有一棵覆盖三千里的大桃树,树上有一只金鸡,待到黑夜即逝、白昼将至,金鸡就开始鸣叫,此时,神荼和郁垒就守在鬼门下检阅那些夜里在人间游荡的千奇百怪鬼回归。若是发现有妄为人祸者,就用芦索缚住,去喂虎,不管多少凶恶的鬼,只要见到神荼和郁垒,犹如老鼠见猫,就不敢为所欲为了。于是人们就用桃木雕成手拿芦索的两上神人神荼、郁垒,放在大门的两旁,用来御魔驱鬼。为了简便,后人也有把这两位神人画在门上,或把他们的名字写在门上。
随着岁月流逝和改朝换代,在人们的心目中不断产生着新的祟拜偶像。如辅佐周武王伐纣的姜太公,传说他握有封神的大权。他也曾成为门神,至今在有些地区尚可见到春节时,还贴有“姜太公在此”的红贴。战国时,舍身刺秦王的燕赵壮士荆轲,被人们尊为除暴的英雄,也跻身于六神行列。大约因其壮志未酬的原由吧,其门神的地位极其短暂,也鲜为人知了。
到了唐朝,又出现了以真人为名的门神,称“秦将”、“尉帅”。这两位便是唐朝的开国大将秦叔宝和尉迟恭。相传,唐太宗李世民,一次在病中闻宫中“鬼魅呼号”,心中害怕,夜不能眠。秦叔宝、尉迟恭二人自告奋通,愿意武装守卫在宫门外。李世民果然一夜无梦,安睡到天明。唐太宗爱惜大将,不忍二人日夜为他守卫,就命画匠将他二人的形象画在门上,以驱鬼邪。果然是:头戴金盔光灿灿身披铠甲龙麟,护心宝镜显祥云,狮銮收紧扣,绣带彩霞新。这一个风眼朝天星斗恒,那一个环睛映眼月光浮,他本是英雄豪杰旧勋臣,只落得“千年称户尉,万古作门神”。
后来,又出现了一位赫赫有名、流传至今的门神钟馗。传说,开元年间,唐明皇从骊山校场回来,忽然得了恶性疟疾,巫师们用尽了心计,忙了一个多月也不见好转。
一天深夜,明皇梦见一小鬼,身穿红衣,一脚着靴,一脚赤足,腰间挂着一靴。这个小鬼盗走了杨贵妃的紫香囊和诏明皇的玉笛。这时,只见一大鬼头,头戴破帽,身穿蓝袍,腰束角带朝大殿走来,促住小鬼,用指挖去小鬼两只眼睛,活生生地吞吃下去。明皇见大状大惊,问他是何人?大鬼奏道:“臣乃终南山道士钟馗,应考武举被选中,但因貌丑,被赶出龙庭,臣因气愤,触殿阶而死,后奉旨赐蓝袍而葬,臣发誓要除尽天下妖孽、祛邪去灾。”唐明皇大梦醒来,病一下好了。于是宣如当时大画家吴道子按他的描述绘钟馗像。绘毕明皇注目而视,画得真是惟妙惟肖。便赏赐吴道子黄金百两,并御笔批道:
灵祗应梦,劂疾全瘳。
烈士除妖,实须称奖。
因图异状,颁显有司。
岁暮驱除,可宜遍识。
以祛邪魅,萧静妖氛。
仍告天下,悉令知委。
从此钟馗便成了头号打鬼门神。
贴在大门上的武门神,除了神荼、郁垒、秦叔宝、尉迟恭和钟馗外,常贴的开门神还有赵公明与燃灯道人及关羽和关胜等,他们圆睁双目,威风凛凛,审视着门外的一切,守护着家宅的安宁。
文门神是贴在堂屋门上的,主要有《王子门神》、《天官赐福》、《福禄寿三星》等。俗话说,人间福禄寿,天上三吉星,福、禄、寿三星执掌着人间的幸福吉祥与长寿,在民间有着深远的影响。文门神一般都是一对儿,也有单扇门儿贴的单幅门的神画儿,如象征大发财源的文财神比干,也有象征吉祥与长寿的《五福捧寿》。文门神的表情都是和蔼亲切、文质彬彬的,贴在门上,让人觉得这真是一个准备迎祥接福、满堂欢声笑语的幸福之家。
门神不仅是中国有,在国外也有。最著名的要算古罗马神话中的雅努斯了。在欧洲一些国家,特别是意大利,人们常可在拱门上或是村道口看到一尊有前后两个面孔的雕像。尽管有的是长胡子的两面人,有的是不长胡子的两面人,但他们名字都是雅努斯。据说他的名字都是雅努斯。据说他的名字就是出自拉丁语“门”。雅努斯的右手手指上画有“300”这个数字,左手手指上画有“65”这个数字,合起来正好是一年的天数。
这位古代的神,并无中国门神那驱鬼祛邪的威力。他之所以被尊奉为门神,首先是因为他的尊容,一副面孔看着后面(过去),一副面孔看着前面(未来),颇像中国寺庙门内的阿弥陀佛和韦驮的合二为一。当然,更主要的,还是因为雅努斯是主宰岁月更替与万物终始之神,天门就是由他把守的。早晨,他打开大门,让白昼降临大地。晚上,他又把天门关上。后来,雅努斯的神力又降临到地上,他成了专司一切出入口之神。大小门户及过道都在他的管辖之内。因此,人们在这些地方都供有他的神像。
因为雅努斯掌管天门,他又被奉为时间之间神,每年的一月就是纪念他的月份,至今英语中的一月称为JANUARY,颇有继往开来,辞旧迎新的寓意。据载,元旦这个节日从公元前一世纪就同纪念雅努斯的节日合在一起了。在农村贴门神的习俗要延续到永久永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