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野趣
小的时候,故乡充满了快乐的情趣:春暖花开时,动听的鸟鸣;夏季雨后坑塘里此起彼伏的蛙鼓;秋天空中排成“一”或“人”字形的雁阵;雪地上麻雀急不择食而被捉的不幸……在这无限欢乐的天地里,孩子们就像是一群野马,纵情驰骋,张狂至极,可以上树掏鸟,下坑捉鱼,偷瓜,炸豆,点火扒渠……
在大人眼里,我们是孩子,拿我们没办法,只盼我们快快长大成人。我们在大人那里听到许多故事,但当时并不理解,长大了,才慢慢理解其中的道理。
那时村里人养了许多狗,除了让它看家,就是为了让它逮野兔了。每当秋收以后,地里的庄稼收打完毕,田野已是地净场光,空旷旷的,地里的野兔无处躲藏,到了灭顶之灾的地步,逮兔的狗也到了大显身手的时候。狗追兔跑的飞快,野兔很快成为狗的猎物。狗有灵性,为了刺激狗的“积极性”,大人剥兔子时,总要给它点吃,不然下次就不追了。有一条狗是追兔英雄,突然有一天病重,趴在地上奄奄一息,两天过去了,大人们看着狗已经不行了,准备把它抬走埋到地里。这时,父亲忙招手阻止大家不要动它,又过了半天,终于好了。后来父亲告诉我,如果让狗离开地,就失掉了地气,狗就活不成了,父亲说话时的表情很郑重。
我家里养着一头耕牛,在农忙时劳作,拉车时父亲赶着它,那牛步履蹒跚,不慌不忙,父亲并不在意。走着走着,突然,眼前有一陡坡,父亲连抽两鞭,耕牛顿时抖擞精神,“忽忽”上去了。后来父亲对我说:平时让牛攒劲,骨节眼上它就有猛劲了,平时不断用鞭子抽打,上坡时它就没大劲了。
村里人有的用铁夹子捉鸽子,有一次,我看到夹子上系着一穗很粃的玉米,引起我的疑问:为什么不系一穗饱实的玉米吸引鸽子呢?后来,大人对我说,鸽子常经不起饱实玉米的诱惑而遭不测,时间长了,便产生了逆返心理而吸取教训了。
每年秋后,便是逮野兔的好时机,野兔跑得很快,要想捉住它必须依靠老鹰和跑得快的狗(细狗)的紧密配合。俗话说:“不见兔子不撒鹰”,平时,鹰的两眼用罩子罩住,一旦兔子跳出,立即摘掉鹰眼上的罩子,鹰顿时眼前一亮,向兔子扑去,天上有鹰,地下有狗,陆、空联合作战,获得猎物。有经验的人知道,要把兔子撕下一些丢给鹰吃,不然的话,鹰下次逮兔就不那样卖力啦。
岁月飞逝,童年的时光已成远去的历史,但那时的田野,牛羊,鸟雀、雁阵、鱼蛙、鹰犬的童趣却铭记心底,不时在眼前闪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