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寻童年那片星空
记得小时候,夜空很明清宁静,我最爱数星星:这是北斗星,这是扫帚星,这是启明星,这是牛郎星……但总是数不清到底有多少。
因为天文地理知识有限,对天上的星星没有应有的认识,盲目地认为它远比不上太阳,后来才知道它比太阳更大更强。
英国天文学家保罗•克劳瑟及研究小组观测并计算后发现,大麦哲伦星系蜘蛛星云内代号为R136al的恒星“体重”创下纪录,它诞生时质量达到太阳的320倍,表面温度超过4万摄氏度,比太阳热7倍。R136al还是一颗“耀眼”的恒星,比太阳亮1000万倍,如果把R136al放进太阳系,它相对太阳的亮度就相当于太阳对月球。
先前已知的最重恒星手枪星,质量相当于80个到150个太阳,和R136al相比就相形见绌了。
但大质量的恒星释放的能量也更加巨大。以手枪星为例,它20秒内释放的能量相当于太阳一年释放能量的总和。在这一过程中,其质量也迅速减少。
克劳瑟说:“星体和人类不一样,它们诞生之初质量巨大,年长后逐渐变轻。R136al已经是一颗中年星体,质量已大幅减少。”R136al在短短100万年时间内消耗掉20%的质量,而太阳已燃烧45.7亿年,却仅消耗0.03%的质量转化为能量。由于质量迅速损失,这些“巨无霸”星体大多短命。
星空是最美妙神奇的。小时候,每当夏夜,都会随父母坐在村口大树下消暑纳凉。累了,便躺在母亲的怀里,抬头看着广阔的星空,在“嫦娥奔月”、“牛郎织女”、“天狗吃月”的动听故事里,静静地数着星星,然后沉沉地睡去。
有时便和小伙伴们一起趁着那明亮的星空,疯跑在村庄的每个角落,捉迷藏、打游击。天上的星星拥挤而热闹,地上的孩子更是兴奋到了极点。后来读了几年书,渐渐知道了夏夜星空、冬夜星空,也能辨别出一些星星、星座,还有宽阔流泻的银河。
参军后,头上帽子上嵌着一颗红星,持枪守卫着祖国的边疆。夜晚,遥望天空的星空,星光闪烁,互相辉映。在岗位上,面对纷纷扬扬的雪花,心里感到无比的光荣和自豪,那头顶的星,像盛开的花朵,光闪闪,红盈盈,冰青透亮,圣洁澄明,——我就是祖国一颗星……
我从小离开故乡,读书、参军、从政,从农村搬到城市,住上了高楼,再也看不到那清静的星空。有时又因云遮雾障,掩盖了星河的流彩。大街上明亮的路灯、过往的车灯、闪烁的霓虹灯,隐没了深邃夜空里那本应浩瀚的熠熠星光。那些有梦、有烦恼的夜晚,便只有与这静静的夜空对语了。
星转斗移,岁月如梭,多少年悠悠过去了,那灿烂的星空只留在记忆和讲述中,而孩子们只能想像,拼命地想像,孩子的童年是多么黯淡无趣,不知会错失多少如张衡般数星星的美丽梦想!
郭沫若诗云:“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天上明星现了,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星与灯相映成趣的美好意境,到最后只剩下刺眼的明灯,而失去了可爱的明星,也只能在郭老的诗句里空洞遐想了。
位于新西兰南岛,一个叫特卡波的小镇。全镇830户居民,正在执行一项星空保护计划:低能耗的钠灯不但要装在屋檐下,而且每家每户的灯也只能朝下照,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星星显得更加明亮动人。因此,该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首个“星光保护区”称号,并吸引大批“星空游客”,再一次听到了“想不到夜空如此美丽”的由衷感叹。对此,我们面对失去的星空能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呢?
我住在封遮的城市,每当夜深人静时,常凝望心中童年那片星空,透着林立楼群仅有的缝,看到的,已不是瓦蓝瓦蓝的天,已不是明亮的星。我只好张开想象的翅膀,搜寻童年那片神往的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