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散文 >情感散文 >家乡红高粱

家乡红高粱

2014-06-25 17:03 作者:任润刚 阅读量:2207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在家乡的土地上,每年长出小麦、玉米、大豆、谷子和棉花,并且连年大丰收,但唯独不见红高粱的踪影,只是在田地边角或河塘低洼处见到寥寥的几棵。但每当夏季来临时,红高粱又浮现在眼前,唤醒了遥远的记忆。张艺谋的一部电影《红高粱》把红高粱搬上银幕,红彤彤的一片片高粱地,引起几代人的温馨回忆。

红高粱是长在贫壤上的农作物,耐旱涝,而我的家乡正好适合种植它。高粱的历史很难追溯到何时,反正是祖祖辈辈留传下来的,是高粱哺育滋养了我们,吃粮烧饭离不开,盖房睡炕离不开,居家所需器物离不开。南方儿童的诗意是青梅竹马,我们童年时骑着秫秸马驰骋欢呼。有时在高粱地里捉迷藏,有时用高粱叶扎成一个头环,两边扎成两个帽翅,就成了一顶七品官的头冠,戴在头上,煽煽乎乎的,俨然是一名县官在地头升堂断起官司来。

高粱颗粒按颜色分为两种:一种是白色,称白高粱;一种是红色的,称红高粱。家乡的高粱大部分是红高粱。红高粱长得很壮,很红火,每当高粱晒米的季节,高粱穗头象一个个预报丰收的锣鼓槌,敲出了引人迷醉的声韵。结实的谷穗绽现饱满的笑容,犹如太阳点燃的天空。

农家的生活清贫,高粱比小麦差远了,称为“粗粮”,但一年到头主要是吃高粱,只有逢年过节才能吃上小麦。母亲为了调剂生活,用红色高粱面和麦子面分层做成“花卷”,不懂事的我抱怨母亲用一粗一细“诓嘴”。

高粱一身是宝,除了食用外它还是造酒的高级原料。它的秸杆可做成高粱箔用来盖房。它的叶子可做饲料,可包粽子,也可用它编成铺苔子,坐在上面十分舒服。手巧的能人用高粱秆做出锅盖、蝈蝈笼和多种工艺品,老皮影艺人就是用高粱秆操纵影人作出各种高难动作,高粱穗脱粒之后可以做成扫帚,还可以把它们一排排贴在土墙上,就像一件披在房山上的蓑衣,用于防雨。

我在一个炎热的夏天回老家,太阳如一个大火盆烤着大地,在村边的小河旁有幸见到一片高粱地。高粱是高杆抗涝作物,遇到洪水的年头,只要高粱露出一截就不会淹死,照常生长,这里便是它的安全地带。我不禁伸手握着高粱杆,轻轻抚摸着,长长的叶片迎风飘展着,并发出金属般的音响,眼前立即浮现出红高粱的记忆:放眼望去,丛丛峰峰的高粱,色彩如火,分外庄重,那一束束高粱穗沉实厚重,绘出满目丰盈喜悦……

由于红高粱产量低,白高粱产量更低,亩产只有二三百斤,和现在高产作物无法相比。再加上兴修水利,“下洼子”水患已除,已经很少有人再种高粱了,那场面、那架势、那技术以及那味道,都只能留在深深的记忆中,无法复制了。

其他人在看啥

    《家乡红高粱》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