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散文 >情感散文 >逮蝈蝈

逮蝈蝈

2014-06-25 17:03 作者:任润刚 阅读量:1674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蝈蝈,又叫“油仔”,它虽然与蚂蚱同属田野上的精灵,但在我们童年的眼里有本质的区别,尤其是蝈蝈那铿锵有律的鸣响,常令我神魂倾倒,于是便产生捉拿它的强烈欲望。

夏日,骄阳如火,正午的田野上一片寂静,蝈蝈的叫声高亢嘹亮,这也是逮蝈蝈的大好时机,因为蝈蝈这时的胆子最大,它的翅翼被火辣辣的太阳晒焦而搓响,只顾得意而疯狂的鸣叫。在多次逮蝈蝈的成功与失败中,我总结出三条经验:

第一步,就是观察。田野上的庄稼种类不同而且有高有低,蝈蝈一般攀在高杆作物上,在一片谷子或玉米的地上鹤立鸡群有一颗高粱,它很可能就攀在那棵高粱杆上,随着季节的变化,又会转移到棉花上去。同时,根据它的叫声确定其方位,从而发现目标。

第二步,就是接近。蝈蝈的视力很敏锐,但有逆光性,强光照射视力就模糊了,所以,你要背着阳光接近,这时强烈的阳光刺眼,很难发现你,这时要迅速靠近。如果它突然停止了叫声,说明已发现了你,必须停止前进,待它叫声又起再继续接近。

第三步,就是抓捕。蝈蝈的警惕性很高,一旦发现“敌情”,就会立即停止叫声,准备逃脱,抓它时,一定从下而上,防止从下边逃避,一定两手并拢,手心向上,从下边向上捧,这时,它在你手心里又蹦又跳又咬,并且象乌贼施放烟雾蛋嘴里吐出唾液,以图夺荒而逃,这时,两手死死捂着它,千万不可松手,稍一松手,它就溜之大吉了。为了不伤蝈蝈的皮肉,用庄稼叶子把它捆包起来带回家,放到院子里瓜秧树木上或装在笼子里,但它一连几天惊魂未定,不吃不喝,只好适应几天,胆子逐渐大了,才发出怯怯的叫声。等天气冷了,过冬的蝈蝈被装进葫芦里,把葫芦挟在腋下或放到被窝里,它靠人的体温过冬,听到它的叫声也美滋滋的。

童年逮蝈蝈的意趣已经远去。为了防治病虫害,庄稼地里喷施农药,对蝈蝈是灭顶之灾,在盛夏,我在田野痴情寻觅蝈蝈的踪影和倾听它的叫声,但令人失望,蝈蝈那样稀少,叫声那样冷寂。

有一个夏天,我循声在路边见有一个养蝈蝈的专业户,车把上挂着一串用高粱杆编成的笼子,蝈蝈在里边叫着,每个售价五元。

我在旁边听着蝈蝈那被困在笼子里凄切无奈的叫声,心里很不是滋味,脑海里不由自主的出现在田野逮蝈蝈的情景……

其他人在看啥

    《逮蝈蝈》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