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治病与治未病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正在深入推进,这次活动聚焦“四风”,以“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为总要求。治治病,主要是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方针,区别情况、对症下药,对作风方面存在问题的党员、干部进行教育提醒,对问题严重的进行查处,对不正之风和突出问题进行专项治理。笔者认为,治治病中治未病更加重要。
《黄帝内经》所说:“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此之谓也”。“治”,为治理管理的意思。“治未病”即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发展。其在中医中的主要思想是: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未病先防重在于养生。
作为领导干部,肩负重任,自当少一点自我意识,多一点群众观念;少一点个人利益,多一点人民至上;少一点主观独断,多一点集体决策;少一点刚愎自用,多一点虚怀若谷;少一点私欲膨胀,多一点自制自重;少一点安逸享受,多一点吃苦耐劳。
领导干部正人先正己,必须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常行播善之举,常作为民之事,常补精神之钙,常扬正气之风。使党的群众路线观念在思想上深深扎根,践行党的宗旨成为终生的自觉行动。
要真心未泯,始终牢记党的宗旨,旗帜鲜明,立场坚定,虔诚为民,矢志不渝。蚁食,就要严于律己,不私欲横流,不多吃多占,不贪腐奢靡。贪欲太盛,日积月累。必成大患。龟欲,就是要心境淡泊,心无旁鹜,一心埋头工作,耐得住寂寞,忍得住清贫,守得住底线,葆得住本色,为党的事业殚精竭虑,鞠躬尽瘁。猴行,就是要勤思敏行,认准方向,锲而不舍,善于创新,勇于担当,奋发向上,奋斗不已。
领导干部为政之道中关键的一点,就是要畅通管路,与基层群众心通情通,多交流、多沟通,多理解。要俯下身子多听来自群众的真声音,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策于民,问计于民,与人民群众心心相印,鱼水情深,唯有如此,才能带领人民群众共赴艰险,共创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