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杂文 >乱谈八卦 >少儿择校应三思

少儿择校应三思

2014-07-01 07:54 作者:无风无浪 阅读量:1134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又是一年酷暑季,又是一年择校期,每年的暑期,是状元升学的季节,也是那些盼子成龙的家长们为子女们择校的黄金时期,我做为一位学生家长,曾做过教师,读过一点教育学心理的新闻爱好者,愿为那些正急于为孩子择校急于奔走的家长吹点冷风,少儿择校应三思。

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做为孩子家长谁都盼子成龙,盼女成凤,把孩子送到师资力量雄厚,教育教学条件好的学校,无可非议。但部分朋友为孩子择校有许多攀比性及盲目性,结果因违背教育规律,起到拔苗助长的后果。

据笔者调查,某乡镇本来教育教学条件、环境都比较不错,四层宽畅明亮的教学楼,新三室。这所中学曾培养出过清华生,有的朋友讲,农村学校师资水平差,其实不是那么回事,从那所学校近年跳槽的几位教师,也没再经任何培训,也和从前一样,到了新的环境,还做班主任,还是普通的授课老师,但学校的名气大,老师也沾了光,一下子也成了了名校的名师。其实还是原来那个人。各学校的老师水平都差不多。每天都是8小时,只要能将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所谓的教育教学条件优宜是不十分明显的。有的学校有宣传过激的嫌疑。

家长的盲目择校,加大了小学、初中孩子们的心理负担。儿童时期是培养良好习惯的最佳时期,部分择校孩子由于年龄偏小,心理不够成熟,自我管理能力差,离开家庭后,增加了学生的心理、生活负担,对培养孩子们的良好习惯不利。一位学生家长的描述十分有说服力。他的孩子原本活泼好动,由于择校所在班级没有一个熟人,每天说不了几句话,每周末父母去探望,第一眼见面都会看到孩子滚滚的眼泪,父母的心被眼泪泡软了,一个月后,把孩子领了回来。某乡镇仅2008年上半年就有13名择校生不适应新学校生活被学校择令送回家。

家长的盲目择校,从教育学上讲,也缺少理论依据,人的一生所受教育有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自我教育。择校生很小就离开了家庭,缺少家庭教育,对成长不利。其实十来岁岁的儿童少年,每天回到家里,父母的一个眼神,一句鼓舞的语言,擦一把脑门的汗,对孩子都是莫大的鼓舞。母爱是人间最真诚的爱。不在父母身边,有的孩子为了图一时的快乐,乱花零花钱,结伴上网,心理有压抑,性格变得孤僻,对成长十分不利。有的违纪现象频频发生。

家长的盲目择校,最为明显的是加重家庭负担。从近两年我省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已经实行了免费教育,而到外地择校一年最少花费5500元以上,而这里还不包括最少每两周父母去看望一次的花费。某乡镇每年小学毕业人数340人左右,而全镇择校去外地就读人数每年达90人。如果每人按多花5000元计算,仅此一项可达45万元。

如果我们的生活真的很富有,为孩子们多花点也没有什么,无可非议。有的朋友生活真不富有,也在攀比因素逐使下为孩子择了校。造成家庭生活水平明显下降。我的一个邻居,收入就靠21亩责任田,为了孩子,平时连一个鸡蛋都舍不得吃,一到月末就犯愁,孩子的下个月生活费可怎么解决。年纪轻轻就白了头。

可怜天下父母心。

其他人在看啥

    《少儿择校应三思》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