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杂文 >乱谈八卦 >游客分流,刻不容缓

游客分流,刻不容缓

2014-07-16 09:46 作者:来自网络 阅读量:1188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近年来,每逢节假日,热门景区的游客爆满现象从未消停。每每见诸于报端,除了慨叹国人的众多,就只能佩服国人的勇敢了。长城绕人城,泰山拥人山,苏堤步人堤,年年如是,年年依旧,这到底是一种怎样奋不顾身的趋之若鹜?又是一种怎样前仆后继的飞蛾扑火?

在今年的“五•一”假期,中国无异于经历了一场小春运。以铁路为例,据中国铁路总公司5月4日披露,“五•一”小长假期间,中国铁路累计发送旅客3698.7万人次,同比增加523.1万人次。仅5月1日当天,全国铁路旅客发送量就达到了1065.3万人次,比去年“五•一”高峰日多运176.7万人次,创铁路单日旅客发送量历史新高。

历史数据一次次被刷新,国人却依旧发了疯似的裹挟在滚滚人潮中向热门景点涌去。人满为患是必然结果,糟糕的旅途必然会带来糟糕的心情,争吵、谩骂、环保意识的丧失等现象必然时时、处处上演。于人于己,于国于民,弊,必然大于利。

得空出游,已属不易,查攻略、定路线,但再好的攻略也无法告诉你未来三天会有多少人同时涌向目的地。若不巧赶上游客扎堆,一眼望去全是头,只见人、不见景,拍个照片都好像是在大都市,不但计划泡汤,连心情也会跟着遭殃。旅游不再是旅游,风景也不再是风景,而成了一种体力、视力和心力的三重折磨。

每当假日来临,各地才会紧急制定一些应对旅游高峰的小策略。但临阵磨枪,注定徒劳无功,不坚不硬的策略只能在人流的冲击下土崩瓦解,让景区陷入一片人海汪洋。但话说回来,就算各地应对策略制定的再完善、预案考虑的再全面,难道就能应对远超景区接待能力之外的游人吗?

1987年10月,安徽黄山风景区首创“疲劳”景点轮休制度,九寨沟、莫高窟、悬空寺等一些知名景点紧随而上,自发实行相关措施。但在国人扎堆出游的今天,对景区的破坏远非简单的轮休制度所能杜绝,治标还需治本。标本兼治方可还景区以喘息的机会,还世人一方自然纯净的游览世界。

国人扎堆出游,原因众多,但最主要的原因是受限于当下的节假日制度。不在此制度之内的人毕竟是少数。一年之内,节假日就那么几个,再加上我国庞大的人口基数,节假日扎堆出游的现象在所难免。而要从根本上缓解,甚至杜绝此种现象,对游客实行假日分流是上上之策,且刻不容缓。

所谓的假日分流,就是按照一些成熟企业的做法,将处在当下节假日制度之内的人分流出来,实行不同时间段的轮休制度。比如一个单位有52个职工,轮换着一人休息一周,推而全国,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在同一时段国人出游的总量,从而缓解游客扎堆出游的现象,减少对旅游景区的压力,实现旅游业是“无烟产业”和“永远的朝阳产业”这一初衷。

其他人在看啥

    《游客分流,刻不容缓》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