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好离任前的最后一公里至关重要
中共中央纪委16日上午连发处理三名省委常委的情况通报,云南省委原常委、昆明市委原书记张田欣,江西省委原常委、秘书长赵智勇,青海省委原常委、西宁市委原书记毛小兵分别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或降职处理。(搜狐网 ,7月16日)
十八大以来,反腐倡廉工作紧抓不懈,一大批贪官纷纷落马。笔者认为,针对离任干部,更加需要加强管理,让他们走好离任前的“最后一公里”。
“走好最后一公里”,是共产党人完全彻底为人民的高尚情操。有道是:“良好的开端,是走向成功的一半”。一个走马上任的新官,为了打开工作新局面,创造一个良好的开端,“烧好三把火”、“踢好前三脚”,这无疑是十分重要的。然而,“走好最后一公里”则更有必要,而且更是难能可贵。共产党人当公仆、干工作、为人民,贵在完全彻底,持之以恒,奉献到底,而绝不能虎头蛇尾,半途而废。
“走好最后一公里”,是“站好最后一班岗”的生动体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走好最后一公里”,就是要善做善成、善始善终地坚守工作岗位,就是要对党和人民的事业负责到底。可我们有的领导干部在转岗或离任前,整天浑浑噩噩混日子,坐等组织部门宣布任免决定;还有一些即将离退的老同志,临退前不是“走好最后一公里”,而是“船到码头车到站,放下行囊歇一歇”;更有少数老干部卸任前心里总是不平衡——“辛苦清白几十年,无职无权在眼前”。于是乎,身“脱岗”、心“离位”,想方设法“捞一把”,以至栽在“最后一站”上。这种人称“59岁现象”,多么令人痛心!如此观之,“走好最后一公里”、“站好最后一班岗”,何等重要!
“走好最后一公里”,也是为新同志“交好班,作榜样”的实际行动。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即将离退的老干部,其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在影响和带动着身边的新同志。像上述这位辛勤工作数十年,马上就要退休的老干部,离任前既没有整日谋划着自己的“后路”,更没有马上“撂挑子”,而是任劳任怨地“拾柴烧火”,以“走好最后一公里”的精神向新同志交好班、给在位人作榜样。这种“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举动,着实令人敬佩。
曾经有位名家说过:“行文看结穴,为官重晚节”。“踢好前三脚”与“走好最后一公里”,构成了为官者从政生涯中的一段美丽的华章。倘若一个领导干部既能在上任后大刀阔斧地“踢好前三脚”,更能在即将离任时踏石留印地“走好最后一公里”,那么这一完美的“结穴”,乃是他向党和人民交出的一份合格的答卷。惟其如此,方能永葆“晚节”,一生无憾,光彩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