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梦寻梦记
当今的女孩子都在说:“学得好不如嫁得好!”
李梦从小功课就好,从小学到大学,一直品学兼优。大学毕业以后,又考取了研究生。
刘梦的父母,是郊区失地的农民,没有了土地,只能靠着做个小本生意,养家糊口。
由于出身低微,刘梦研究生毕业,迟迟没有找到理想的工作,尽管三次参加公务员的招考考试,怎奈,那是万人挤过独木桥,刘梦笔试榜上有名,面试名落孙山。
刘梦面试不过关,您或许认为,刘梦长相平庸,那就错了,刘梦个子高挑,相貌出众,是万里挑一的好姑娘。 在公务员考试屡考不中,万般无奈之下,刘梦去了一家超市,担任收银员,每个月拿着一千五百元的微薄收入。
由于刘梦俊俏脱俗,在这种平凡的岗位上,有一种鹤立鸡群的感觉,不久,就引来了一个人的瞩目,这个人叫华子,因为父亲在两市交界处挖铁矿,成为了暴发户,听说还把铁矿挖到了外省市。华子开着一辆宝马,一身名牌,满身的珠光宝气,时不时的来超市招摇。
刘梦对华子的所作所为,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每天专心地上班下班,无论华子使出了浑身的解数,刘梦依然是不为所动。华子一看,很难在刘梦这里找到突破口,就跟踪去了刘梦的家里,趁着刘梦上班不在家,一掷千金地收买刘梦的父母。更换刘梦家中的老十八寸彩电,给刘梦的弟弟买了梦寐以求的电脑。又许诺,一旦和刘梦结婚 ,将来刘梦的弟弟结婚,就在市区给刘梦的弟弟买一套商品房,并且许诺给刘梦的父母在郊区买一套小门市,这样刘梦的父母就不要风餐露宿的在外面做生意,就可以风吹不着,雨淋不着的在门市房里做生意,这样,刘梦的父母,晚年生活有了保障。
家人见刘梦对华子是不冷不热的,常常把华子拒之门外,并时不时地让华子吃个闭门羹。父母就请来亲戚朋友劝说刘梦:“孩子,你是‘心比天高命比纸薄’我们地位低下,很难改变命运的,现在人们都说‘读书好,不如嫁得好!’你看看你自己,十几年寒窗苦,到头来还不是连个好的工作都找不到。不如嫁给华子,一生荣华富贵,不也是女孩子最好的结局吗?”
在华子死打烂缠下,在父母亲朋的强大攻势下,刘梦妥协了。刘梦就站在父母亲朋的角度换位思考:这也难怪父母亲朋势力,他们生活在社会的底层,一生都在苦苦地挣扎,做梦都在想着有一天能过上好日子,不要再风餐露宿,不要再苦苦挣扎,自己作为家中的长女,难道让父母弟弟过上衣食无忧的日子,不是自己应该做的吗?只是,刘梦感觉这不是自己初衷,不是自己的梦。自己是个寻梦的姑娘,从小有梦,为了这个梦,刘梦从小用功读书,门门功课都好,就是为了将来实现自己的梦想,找到好的工作,学以致用,挣钱养家,让父母生活的好一些,再好一些。
不久,两家的父母商定了华子和刘梦结婚的日期,华子高兴地装修新房,刘梦的父母忙里忙外的准备刘梦的陪嫁,只有刘梦被动地接受这一切,浑浑噩噩地看着婚期越来越近,自己木偶一般的进来出去。
又一个夜晚来临,刘梦睡梦中哭醒,曾几何时,刘梦选择对象的标准是“不求相貌堂堂地位高,但求志同道合言语通。眼看着这个低低的要求都没有办法实现,不如牺牲我自己,幸福全家人,罢了,罢了,嫁给华子,不再寻梦,从今以后做个平庸的女子,生儿育女,老此一生!”
想到这里,刘梦仍然哭个不停。
打开电脑,给自己最要好的两个同学留言,让她们来当自己的伴娘。
忽然间,一个招考启事映入眼帘。
第二天,家人发现刘梦不见了。寻遍了亲朋好友,寻遍了大江南北,寻遍了同学圈,都没有找到刘梦的影子。
就在家人寻找无望,顿足捶胸,发狠要砸断刘梦的腿的时候,一辆轿车停在刘梦的家门口,刘梦回来了。刘梦一身检察官衣服,一脸的笑容,一身的威风。
原来,刘梦看到的招考启事,是西部招考公检法启事,刘梦暗想:“‘此处不养爷,自有养爷处。’‘树挪死,人挪活’我在本地屡试不第,何不去个陌生的地方试一试,我就不信我的梦想没有办法实现!”
父母亲朋一看,刘梦有“乌鸡变成了金凤凰”自然欢喜;华子一看,今天的刘梦并非昨日的刘梦,再死打烂缠自是无趣,就悻悻地离开。
不久,刘梦带着自己的梦想,带着户口迁移手术,带着对未来生活的憧憬,离开故乡,到西部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