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灵的燕子
我的老家在北方,虽然没有山,但河流环绕,绿树成荫,景色秀丽,因此有不少不少鸟类选择在那里居住生活。其中印象最深的要数燕子了,它们每年的春天如期而至,待到秋天天气变冷又匆匆飞走,把我们老家作为生儿育女的地方,在春夏两季,它们是家乡的一道美丽风景。
印象中,家乡的燕子属于最常见的一种,黝黑的背身,白色的腹部,暗红色的脖颈,充满精气神的两只眼睛,仿佛用剪刀剪出的尾巴,又尖又长,两只翅膀也是流线型的,它们是鸟类里的飞行高手。
燕子的声音好听。记得小时候,黎明最早的声音是公鸡打鸣,也就是雄鸡报晓,开始只是一声,很快就有众多的跟唱者,此起彼伏,很快就把光明给叫醒了。然后就是燕子和麻雀了,麻雀总是唧唧喳喳。还是燕子的叫声好听,叽里呱啦轮番歌唱,仿佛人们早起要刷牙洗脸一样,燕子大概是通过清晨的鸣叫赶走一夜的疲劳,清理嗓音;也许是它们在各自比试,看谁的声音最美;抑或它们是在做经验交流,分享昨天的收获;也许是燕子的父母在教它们的孩子说话,传授它们生活的常识;也可能是它们在讨论今天应该去什么地方去捕食,或者该去那里转转,散散心在相互讨论;或者它们正在选美,选拔今年的年度美女或捕食冠军,等等,总之,它们的叫声很清脆,悦耳好听,所以爱听它们清晨的歌唱。傍晚,燕子也会鸣叫,但远不如清晨个叫声清脆悦耳,似乎是忙碌了一天懒得说话了,也许是早上的鸣叫把嗓子给累怀了吧。
燕子的飞行轻灵。人们常常说身轻如燕,可见燕子的身子是多么的轻盈。不管是它们从野外飞回巢内,还是从巢中飞出,都能以一种轻巧的姿势,以一种优雅的飞行姿态进出,实在让人羡慕。它们的飞行几乎听不到任何声响,仿佛一支柔软的利箭,可以直冲云霄,可以凌空而下,可以上下翻飞,可以左右滑翔,虽然来去有踪,但却游刃有余,实在是飞行的高手。最能表现它们飞行技巧的是它们阴雨前后,那个时候那些慌乱的蛾子和飞虫需要找到藏身的地方,也正是燕子捕食的好机会。这个时候,燕子几乎都是贴近地面飞行,便于它们去捕捉那些寻找藏身之处的昆虫。燕子两眼有神,视力发达,飞行迅疾,一张大大的嘴,足以让任何从它面前路过的飞虫类难逃它的大嘴。
燕子的巢穴美丽。不像其他鸟类到树木到山中寻觅居所,它们的巢穴是用泥巴和杂草垒砌的。燕子从南方来到北方的第一件事就是要造一个新家,可以供自己和雏燕居住的窝。有些老燕子会找寻往年的巢穴,而那些年轻的燕子就需要搭建自己的居所。燕子们知道去那里寻找泥巴,它们把泥巴与杂草混合,搅拌成合适粘度的建筑材料,然后用嘴巴衔回,一口口运送到选好的筑巢地点,一层层堆积,借助墙体,做成类似半个小瓜皮的样式。它们一般选择平常人家的房檐下面,有时候也会选择学校或者寺庙的合适位置。就这样,它们来来回回,反反复复,往往要历经十数日,才能完成巢穴的建造任务,正所谓燕子垒窝一口口泥。燕子的巢穴是夫妻两个一起建造的,你来我往,你追我赶,很有秩序。由于建材是泥巴做的,所以不能速度太快,否则就容易塌陷,因此建造的时候是需要一定的技巧的。窝垒好后,下一步就是生儿育女了,这个时候,雌雄双燕会到处去寻觅羽毛、棉絮和杂草等柔软的材料,铺垫在窝内,好让下一步产下的卵免受破损,同时在孵化时能够保持一定的温度,更重要的是可以使孵化的成燕感觉更舒适一些。
而有少部分燕子的窝则是用自己的分泌物垒成的,可以食用,是具有很高营养价值的补品,由此这些燕窝常常会被采集,害得这些燕子一年数次垒窝,结果一次比一次的简单,营养价值也逐步降低。可怜的燕子,贪食的人类,让燕子们情何以堪?
可以肯定,燕子垒窝的地点是有选择的,它们会选择那些视野开阔,同时又相对安静的人家作为安家的首选,据说燕子在谁家安家,就会给谁家带来好运。小时候喜欢燕子,总是希望它们鞥到自己家的屋檐下垒窝,这样就可以每天看到它们,还可以听到雏燕唧唧唧唧向父母要吃的叫声,也许是我们家弟兄多,每天喜欢吵闹,所以一直没有燕子到家里做窝,只能到别人家去看雏燕一个个从窝里探出头来等着父母从外面带回吃的喂食它们,很好看。
燕子喜欢排队。燕子从来不到树上落脚,也许是害怕上面不安全吧。它们喜欢落到突兀的枝杈或墙头上,因为视野开阔,可以看得见任何潜在的危险。在老家,它们最喜欢的就是集体落到电线上,一个一个,排列成长长的队伍,就像等待出征的队伍,异常壮观。它们在野外似乎也喜欢扎堆,也许在捕食或玩耍时更有自信和趣味吧。
老家有句俗话:“燕子不吃落地的,鸽子不吃喘气的。”可见燕子是专吃带翅膀的昆虫类,它们的食谱基本都是作物的害虫,所以燕子属于益鸟,因此得到人们的保护和喜爱。在老家,人们从不伤害燕子,也从不以它们为食物,所以它们可以放心地在那里安家,春来秋去,繁衍生息,世世代代定居,多年的习性肯定还会继续下去。记得有一次我骑车在路上,看到一只燕子,飞得比较漫,出于好玩,我竟然一把抓住了它,也许是它生病了,也许是饿坏了,也许还是一只刚出窝的雏燕,看到它好可怜,于是轻轻地放飞了它。
到了秋天,冷空气还有冷雨一阵紧似一阵,燕子们感知到寒潮很快就要到来了,于是收拾行装,无奈地飞走了,仿佛一夜间就不见了它们的踪迹。那个时候,我们这些喜欢燕子的孩子们心里有一种失落,知道只能等明年的春天才能再次看到它们了。
燕子因为是益鸟,是人类的好友,而且飞行灵巧,所以获得了人们的喜爱,从古至今都有赞誉它们的文字。比如诗经里就有“燕尔新婚,如兄如弟”以及“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的诗句,用燕子比喻爱情,因为雌雄双燕总是双入双出,或者一前一后,少有分离。晏殊的《破阵子》里则有“冥冥花正开,飏飏燕新乳,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写出了花开时节也是燕子哺乳雏燕的时节。姜夔的“燕雁无心,太湖西畔,随云去。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感慨燕子没有过多的牵挂,难解人间清愁。此外,还有通过燕子表现旅途愁苦,表现离别滋味,表现世事变迁,表现传情达意等等,都值得人们品味和感思。
燕子是人类的朋友,它的轻灵和快乐让人们羡慕,它们是乡村和田野的风景,可以肯定,它们会世世代代和人类和睦相处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