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杂文 >时事评论 >是时候增加吃空饷的违法成本了

是时候增加吃空饷的违法成本了

2014-07-27 23:37 作者:明月 阅读量:1610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河南三门峡渑池县教体局长女儿“吃空饷”一事有了下文:7月21日,记者从三门峡市纪委获悉,该教体局局长刘彦民被给予党内严重警告处分。目前在国内几大网站上,仍然可以搜索到“渑池县人社局长(现教育局长)刘彦民女儿带工资上学”的举报帖子。(《大河报》7月22日)

出了这样以权谋私的事情,一个党内警告处分就一笔带过。这样的违法成本真心有点低得离谱。笔者认为,吃空饷”之所以屡禁不绝,权力监管失范、人事编制不透明、违规成本过低是主要原因。

目前查处“吃空饷”,主要靠单位自查自纠和群众举报,群众监督有其身份的局限性,而单位自纠相当于自揭伤疤,阻力大于动力,必然会出现虚报或隐瞒。而且在一些地方,被查单位、被查个人形成利益共同体。即使上级想查处,也会遭到暗中抵制,以致无从下手。吃空饷”现象之所以普遍,与人员编制不透明、缺乏有效监督有关。“一个单位的编制人数、岗位职责、考核办法、出勤状况往往只有单位领导和人事部门掌握,其他人员并不太了解。由于不公开、不透明,加上缺乏制度保障,使得群众的监督无法进行。在一些单位里,即使有人知道有人‘吃空饷’,但由于当事人普遍有背景、有来头,而知情者怕举报影响自己前程,也就选择不吭声。”胡仙芝说,“还有一种情况是,在一些地方和单位,领导干部就是吃空饷的直接受益者,班子成员利益均沾,因此也往往心照不宣,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从以往情况看,即使查出了问题,对提供“吃空饷”者的惩处,也往往是“高高举起,轻轻放下”,仅是免职、警告、开除党籍等处罚。违法成本过低,必然会有一批又一批的官员在诱惑面前敢于铤而走险,难以消除其“法不责众”的侥幸心理,势必陷入“越是治理越是泛滥”的恶性循环怪圈。鲁照旺说,“同时对‘吃空饷’者的处理,也往往是退款了事。最近比较常见的一种‘吃空饷’是,有的领导干部滥用手中权力,提前安排还在读书的子女占用单位编制或长期不上班,仍足额领取工资。作为国家工作人员,为子女造工资单领钱属于骗取公共财物,是严重的以权谋私。”

对于这种严重的以权谋私行为,是时候增加其违法成本了。

其他人在看啥

    《是时候增加吃空饷的违法成本了》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