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规矩的人最快乐
古人说:“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人生活在社会中,如果没有规矩,都率性所为,那不乱套了。那也就不成其为社会了,真正成其为弱肉强食的动物世界了,但人是具有智慧的高级动物,是具有管理才能和创新才能的高级动物。正因为如此,我们的先贤们认识到规矩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逐步探索形成了众多的规矩,正是这些规矩对人类的约束,人类都遵守这些规矩,才使人类社会发展逐步走入健康发展的正常轨道,人们才能快乐生活着,创造了人类发展的很多奇迹。
人类社会的规矩很多,但主要的有两类:道德和法律。
道德可谓是自律,是人们在长期生存发展中形成的一种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它是指以善恶为标准,通过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来评价人的行为,调整人与人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行动规范的总和。道德具有调节、认识、教育、导向等功能。与政治、法律、艺术等意识形式有密切的关系。 中华传统文化中,形成了以仁、义、礼、智、信为基础的道德体系。我国道德的自律可上溯到先秦老子的《道德经》,它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分《德经》和《道经》两部分。《德经》在前是谓先修自身心意,后《道经》是谓以身心精进,在体悟道之所传。韩愈在《原道》中说:“仁与义,为定名;道与德,为虚位。”他的意思是仁和义,是具有实际内容的;道和德,是表达抽象道理的。我国古人把人的道德修养提得很高,古人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认为只有把自己的道德修养搞好了,才能成为管家、治国、平天下的领导者。道德强调的是自觉,一个人作出了不道德的行为,就会受到社会道德的谴责,道德谴责的力量有时也是很强大的,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口水也能淹死人。一个人一旦引起了人们的公愤,形成“老鼠过街,人人喊打”的场面,也是很难生存的。
法律是他律,是通过强制手段让人们共同遵守一定的行为准则。一个人的行为一旦超出了道德的范畴,就进入了法律的范畴,就会受到法律的制裁。人类进入到现代社会,法律体系越来越健全,法律的作用越来越大,各个国家都自己的法律,还有国际法和很多国际性的行业法律法规。我们国家的法律法规也逐步健全,有《宪法》,还有很多实体法和各式各样的规章制度、条例、规定等,各个组织还有自己的章程,中国共产党有自己的党章,它是党内的宪法,所有党员必须共同遵守。 法律法规是高压线,是划定的红线,任何人都不能去碰,一旦碰上就会惹火烧身,轻则烧伤,重则毙命。
这些规矩共同构成了人们遵守的行为准则,凡是遵守这些规矩的人就能适应社会的发展,跟人们和平相处,快乐的生活着,相反,如果违反这些规则,轻者就要受到道德的谴责,重者就要受到法律的制裁,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当然也有极个别的人和事,在短时间内看似逍遥法外,但过不了多长时间,就会加倍受到惩处,甚至会祸延子孙后代,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这在人类发展历史上可谓屡见不鲜,历史上的哪一个贪官污吏不是如此,很多人没有犯事时可谓风光无限,令人羡慕,一旦犯事,很多人就会人头落地,祸及九族,惨不忍睹,血的教训不可不记。
任何规矩的制定都是为了约束人们的不良行为,让人们都能过幸福美满的生活,但一些人总是生在福中不知福,不惜福,总想投机取巧,抱着侥幸心理,千方百计地为自己的私利铤而走险,认为规矩是为老实人制定的,跟自己没有关系,胆小怕事只能一生过穷困潦倒的穷日子,有的人认为自己权大势大,就是违法犯纪自己也能摆得平;有的人认为自己路子广,关系好,不可能翻船;还有的人认为自己聪明,做事滴水不漏,别人不可能知道。反正是想尽千百计为自己不守规矩开脱,认为自己有本事,是靠自己的本事发起来的,是心安理得的。但是社会的发展终究是正义战胜邪恶,凡是不守规矩的人终究是会受到惩罚的,从来没有任何例外。
守规矩的人最快乐,是因为守规矩的人有一种平常的心态,这种心态现在人们称为“阳光心态”,人具备了这种心态,他就能“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他也就具备了成功的心态,这种心态有人归结为以下8种:1、永不言败的自信心;2、学无止境的归零心;3、自强不息的进取心;4、慷慨仁慈的施与心;5、水过无痕的平常心;6、海纳百川的包容心;7、一诺千金的诚信心、8、锲而不舍的持久心。不守规矩的人的心态是被扭曲了的,他们的心态较为阴暗,处处想着算计别人,自私自利,贪得无厌,言行不一,这种人活得很累,别人难以琢磨,身心逐渐变得不够健全。
守规矩的人最快乐,是因为守规矩的人正直无私,坦坦荡荡。心底无私天地宽,这种人处处为别人着想,不图回报,别人敬重,人际关系和睦,没有精神负担,身心时时愉悦,吃得好,睡得香,少烦恼。那些不守规矩的人,他们没有犯事前,经常因为自己做的那些见不得人的事儿烦恼,生怕他日东窗事发而难逃脱法律的制裁,成天惶惶不可终日,要是事发后,更是精神负担加重,他们既觉得自己脸面无光,又觉得连累了亲人朋友,难以活人,你看那些犯事的人,不论他们受没有受到法律的制裁,日子都难以过好,犯罪潜逃者,他们生怕被人们发现,成天吃不好,睡不着,惶惶不可终日,听不得警笛,看不得警察,不敢在公共场所路面。犯罪进了监狱,更是在赎罪,弄得家人难以在社会上生活。
守规矩的人最快乐,是因为这样的人自然朴素,积极奋进,努力工作、学习、生活。守规矩的人吃自己的,用自己的,穿自己的,生活中自立自强,互帮互助,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他们想工作,干事业,不断进取,以自己的工作业绩回报社会,回报人民,把自己的工作当自己的事业来干,从来不觉得自己干工作吃亏,而是觉得干工作是自己的应分,不干好就觉得过意不去;把学习作为自己成功的阶梯,通过学习不断地充实自己,提高自己,使自己不断适应发展变化的社会环境,始终站在时代发展的潮头;他们生的很充实,很自在,很阳光。不守规矩的人成天花天酒地,奢靡成风,但终究是好景不长,终究会被打入十八层地狱,难以翻身。
守规矩的人最快乐,是因为他们内心有责任感,能够为国家为人民为家庭负责。责任重于泰山。这种责任感驱使他们努力为党和人民工作,他们把自己的工作看得很重,生怕做不好会给党和人民造成损失。他们热爱工作,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不断创新,严以律己,宽以待人,诚实守信。而那些不守规矩的人,没有责任感,想的是自己,害的是别人,心灵肮脏,灵魂丑恶,令人生厌。
守规矩的人最快乐,是因为他们敬畏道德和法律。自觉加强道德修养,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自觉向先进模范人物学习,经常用先进模范人物的先进事迹来对照自己,不断地修正自己的行为,正如荀子所说的“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自觉遵守法律法规,不干违法的事,不说违法的话。那些不守规矩的人,心中没有道德和法律,视道德为垃圾,视法律为儿戏,把它们玩弄于股掌之中,自认为自己高明,实际上这些人最愚蠢。
当然,也可能有人会说,守规矩的人多是老实人,老实人常常吃亏。有这种想法人是没有全面、长远地看问题,从短时间来看,是有这种现象发生,但从长远来看,从社会正常发展来看,守规矩的老实人最终都会实惠多多,收获多多,地久天长,福及子孙后代。要不然,我们就不会提倡让全社会的人都要做老实人,办老实事了,人们也就不会去敬重那些老实人了。雷锋是个人老实人,一生处处为人民群众做好事,像螺丝钉一样,钉在哪里都发光,他的精神永远流传,成为人们学习的榜样。焦裕禄是个老实人,他在兰考治“三害”,心里装着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他得到了兰考人民的敬重,几十年过去了,他的精神长存,也成为党员干部学习的榜样。任长霞是一个老实人,她死后10多万登封人民自发为他送行,其场面壮观,声势之浩大,前所未有,令人动容。国家需要老实人,民族需要老实人,人民需要老实人。守规矩的老实人更可爱可敬可彰。
俗话说:为人不做亏心事,半夜敲门心不惊。我们每一人都做一个守规矩的人吧!因为健康快乐地生活是人类永远追求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