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随笔 >读书随笔 >读书感悟 (五)

读书感悟 (五)

2014-08-16 08:30 作者:蓝宝 阅读量:1355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继张爱玲散文与小说在线阅读之后,我马不停蹄随之又在线阅读了著名作家丁玲的散文与小说作品。

丁玲的作品很多。散文大多不注重描花绣朵,而关注民众疾苦以及时代的风云变幻。属于写实主义的作品,充满着澎湃与生活激流的现实内涵。为民主自由打下了伏笔,在“五四”以来的新文学史上,她的散文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同时许多小说也崭露头角,著称于世。

丁玲出身在一个地主家庭,是一个进步左翼作家,在那个时代向往民主自由是难能可贵的。我不敢评论大家的思想,作家的作品却是实实在在摆在那儿,由人共赏。丁玲超脱了自己的出身,起码她把个体放在了社会的洪流之中,得以漂洗锤炼。尽管这样,丁玲的作品《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还是带有真实生活的反映。那是一部反映土改期间的作品,刻画了各阶层农民的思想状况以及土改工作组深入基层,直接参加土改运动的真实作品。由于时代的限制,有的观点与当下的思想有距离,但不管怎么样作品还是没有违背真实的严肃,作家以朴实的语言,生活的精髓深入写作,是作家当时的一部成名代表作。

有人评价丁玲的作品“读丁玲的散文,犹如登高山观日出,在海上观激浪,高远辽阔而又缕缕分明,波翻浪涌而又清新俊逸,使人心潮澎湃而又情思悠悠。”大家的大手笔,大胸怀,就是与众不同,海阔天空,茫茫天海,无边无际。

然而这样的作家也难逃厄运,55年被划为右派,58年遭受再批判,“文革”期间又入狱被监禁5年多。

在那篇前所未有的土改运动《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的作品中,作家亲眼目睹了土改运动中的种种现象,暴露出方方面面的内容,亲身经历到中国土改运动真实的一面,尽管带着左翼作家的思想观察世事。其实地主阶级并不像传说中的那般狠毒,中国人喜欢搞人斗人的运动,这是令人深恶痛绝的。直到现在,变相的政治运动——中国特色还是弥漫在并不清新的空气之中。作家的文字是在为民主抒发感情,为社会的进步而从事写作的,所以今天我也想以“平等”两字,借此作一下感悟抒发。

在西方民主自由制度的国度中,很多中国特色简直就是天方夜谭荒诞的发生,是令人不可思议、愤怒的事情。民众有绝对当家做主的权力,民众的合法权益,其中最主要的一条是国民收入再分配权益,民众该享有平等的福利待遇,民众的各项权益该受到法律保护。民众有向国家领导人、权力机构、政府发表意见、观点、看法、诉求,或者指出缺点错误,至高无上的自由权力。不应该拿反对政府、甚至于反动词语的帽子来压制百姓正常维护合法权益的行为。国家领导人、政府机关有听取民众声音的义务与责任,答复民众提问或意见,接受批评,并答复如何改正错误的义务与责任。以任何方式打击报复,甚至于压制迫害民众的行为都要受到民主自由的法律制裁。民众有抗议、指责党政机关所作的错误行为的权力,有维护自己合法权益与最低人权的权力,有出版、集社、游行的自由,有言论的自由,有生活底线,包括保护衣食住行最低限度不受侵犯的权益。人与人之间应该是平等的,任何强加于民众头上,人为造成等级关系的制度是绝不能容忍的,必然遭到民众的唾弃与反对。

民众在未丧失劳动能力期间,享有平等人权,包括受教育、参加工作、竞赛、从事高智力事业等等方面都享有同等的人权;在丧失劳动能力后,他们之间更应该是平等的,不该受到由于年轻时身份的不同而直接影响到国民收入再分配,他们得到的应该是人类社会平等的福利待遇,包括衣食住行医保全方位的权益。这是民主国度奉行的以人为本,求真务实的国策。绝对没有之前中国特色出现的农民阶层、工人阶层两大阵营截然不同相差悬殊的利益分配;现在出现的打工阶层、公务员阶层利益分配,天上地下的让人惊叹;继续出现存在的在相同人群中还卑劣的人为划分不同等级的不齿行为,令人深恶痛绝。譬如在工人阶层中划分正式工,非正式工、以及农民工。在同样上山下乡知青中划分农婚不农婚的,被安排乡镇企业或大集体以上单位的不同等级。这被乡镇企业是政府行为,并不是知青的智商原因所造成。这样明目张胆,肆无忌惮吞噬这部分知青的合法权益——同等享有知青工龄计算的合法权益,是太露骨与蛮横无理了。

按照一个人的劳动能力按劳取酬没错,但到了丧失劳动能力的时候,人为将人分成三六九等不同等级,让同等的这批人活在郁闷中,活在愤怒中,活在半死人状态之中,活在丛林社会弱肉强食的状态之中,能代表这个社会制度还很有爱心吗?!博爱在现阶段的社会中显得太奢侈。

其他人在看啥

    《读书感悟 (五)》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