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风水林
故乡的风水林倒底有多少棵树,我从未数过。只是到了夏季,如从远处望去,风水林就像一片绿色的云,罩在老屋上,严严实实的,让你找不到只檐片瓦。
为什么叫风水林?听老人讲,老屋东面有河,河风夹杂东风容易生虫。这话,我信。有年发洪水,风水林突然崩塌几棵树,其破口正对我家。当年,我家房屋就开始闹白蚁,直至父亲栽的杉树长大,白蚁才绝迹。
小时候,风水林是我的乐园。沉默了一冬的风水林,又开始热闹起来。树上刚刚探出头来的绿芽,羞答答的,像怀春的少女,似乎只要受到些许的惊吓,就会立刻躲藏起来;芽绿嫩嫩的,如婴儿的脸,在太阳的照耀下,闪闪发光。那些知名的不知名的小鸟,站在树桠上,时而舞动着翅膀,时而把尾巴翘得老高,翻转着小舌头,唱着欢快的歌。这时候,喜鹊开始衔枝做窝。这是我最兴奋的事了,从家里搬出板凳坐着,仰头看喜鹊夫妇共筑爱巢,累了就用手撑着下巴。喜鹊筑巢很辛苦,夫妇俩从地上把一根根小枯枝衔来,放在树叉上,然后站在树桠上叽叽喳喳地反复商量,或跳进巢里用嘴巴不停地啄。从筑巢过程,我见证了喜鹊夫妇的爱情,其恩爱的程度,远胜过我父母。十天八天后,窝做好了,足有篓笼那么大,结实得很。村里人说,把喜鹊窝捣下来,相当于一担干柴。这么干,喜鹊夫妇又得重新做窝,念它们可怜,我从不曾干过。
早稻熟了的时候,我经常爬上树,把鸟蛋或小雏鸟拿下来,在小伙们面前来回炫耀。等赚足了他们的羡慕后,我又把它们送回去。这么做,不能让喜鹊夫妇发现。有次,我爬到树腰时,就被一只喜鹊发现了。它扯起嗓子大呼大叫,像是在警告我,又像是在呼唤它的另一半。不一会儿,另一只喜鹊也飞回来了。当我把手伸向鸟巢的时候,一直在我头顶上抗议的喜鹊夫妇怒吼着俯冲下来,一只使劲地撕啄我的手,另一只则在我的头上拉了一堆屎。我吓得差点从树上摔了下来。从树上滑下,伙伴们嘻嘻哈哈地围过来,替我把头上的鸟屎抹去。手背血斑遍满,痛如针刺。不久,我就开始掉头发,还掉得很干净,光秃秃的像个小太阳。见“小太阳”不断地变大,我害怕变成巴老壳,忙哭着向父母求救。当然,起“病”的原由是隐瞒了的。医师说是细菌感染,开了一瓶药水给我搽。搽了几次后,“小太阳”便消失了。事后,我猜那只拉屎的喜鹊肯定是小喜鹊们的母亲,使劲啄我手的喜鹊便是它们的父亲了。理由很简单,父亲有劲啊。从此,只要被喜鹊一叫,我就慌忙下树,即便是,伙伴们笑我胆小鬼也罢。
喜鹊只在两棵树上筑巢,一棵是枫树,另棵是樟树。所以,我对这两棵树印象特别深,爱鸟及树啊。
我对枫树的兴趣在春夏两季,秋季也不错。进入秋季,枫叶变红了,很美,如一团团火苗,又似一片片晚霞,让风水林变成风景林,把故乡装扮得如诗如画。霜降一过,枫叶开始飘落,红红的落了一地。待到冬季,一树的枫叶已无影无踪,只剩光秃秃的枝桠,像老人的手。偶然还见几个黑色的枫球挂在树上,只要被风一吹,七零八落的又少了几个。枫球祛风湿,可入药。枫球掉在地上,黑压压的一片。这时,母亲便唤上我们兄弟几个,一人一只背篓,在枫树下捡枫球。印象最深的是有一年,我们足足捡了三担。这么多的枫球,我家自然用不完,于是,一年四季,我时常能听到有来讨要枫球的脚步声。其实,枫叶也是有用的。春季,我经常见母亲把枫叶采来,连叶带枝放进新鲜的青菜里制成腌菜。这样的腌菜爽口,不酸,还有枫叶的芳香味。读初中时,我在学校里寄宿,就靠这种腌菜把饭送进肚子里。
樟树和风水林相隔了一段距离。如果把风水林比如一列士兵的话,它就是骑在马上的那位威风凛凛的统帅了。它资历最老,树龄至少在五百年以上;它最高,其他的树高还不及它的三分之一;它最大,要两个成年人才能合抱得过来。不过,我倒觉得它像位亲人,出远门时,她带着一家大大小小,依依不舍地为你送行;回家时,她还是带着一家大小,站在家门口望眼欲穿,翘盼远方的游子平安归来。小时候,我特爱嗅樟树叶的香味,可惜它太高,只好去欺负那些矮小的樟树了。故它上面的鸟巢,我也是可望不可及的,曾经嫁接过两个楼梯,还是爬不上去。
如今,好久不见风水林里有鸟巢了。喜鹊是不是也和我一样,到外面做窝去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