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杂文 >乱谈八卦 >闲话农村学校

闲话农村学校

2014-08-22 12:45 作者:尼溪 阅读量:1028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学生:我讨厌上学。我不是不想念书。这就像有人爱吃红烧肉,如果天天餐餐都只给他红烧肉吃,我保证要不了几天,他就会因腻而厌乃至恶心而坚拒。从周日下午走进校门,我们就成了笼中鸟、井里蛙,就连到校门外买支笔或本子什么的,都得经班主任批准,拿着班主任的批条到门卫室登记,方可出得学校大门。从早到晚,除起床后挤在狭窄跑道上跑几圈和上午课间做套广播体操外,就只有一道“咸菜”——上课做作业。课表上也排了体育、音乐、美术什么的,可一因没有专业老师,二因没有场地和设施,更主要的还是因为这些课不是升学考试学科,于是就成了名副其实的诱人的“画饼”。听中途转到城里学校读书的同学说,他们也抓学习,但音、体、美等排在课表上的课也都上,课余时间可去图书馆看书、画室画画、音乐室唱歌练琴,还可去操场上打球,篮球、乒乓球、排球、羽毛球等的都有专门场地,想玩什么就玩什么。你想,那样读书多带劲、多有趣?那样的书谁不爱念?

家长:俗话说:乌鸦喜鹊往亮处飞。人不如禽鸟啊!望着亮处,看着有关系有钱的人振翅往那里飞,你就只能在“暗”处羡叹。城里学校设备好,师资力量强,教学质量高,谁不想把孩子往那里送呢?可我等一般的百姓想得到吗?天天讲公平、平等、缩小差距,教育上的不平等才是最根本的不平等,才是延及子孙后代的差距呀!不从根本上着手、着力,农村是永远也赶不上城市的,穷人就只有永远的穷下去。不能说,这些年农村学校没有发展,但与城里学校比起来,那就似乘车和跑步比,看起来都在前进,可相隔却是越来越远。

教师:说出来惭愧。近年,暑假期间,我们都少出校门,尽量避免去人员集中的地方,就连学生办升学宴都是尽量推辞,没有规定,没有邀约。现在,升学是人生大事,成绩是社会热门话题。我们怕听到“老师,今年学校考得怎样啊”的提问,我们畏惧来自背后的议论和指责。尽管差的因素方方面面,但人们只看结果;尽管学校有很多的不是,但我们每个人都是其中的一员,学校是我们生存、工作的地方。偶尔差一回,有情可原、有理可说;年年都差,就无话可说、没脸言辩了。想当年,农村学校也有佳绩,也有过城里人托关系找门路把孩子往我们学校送的,农村老师也曾辉煌“牛气”过。“好汉不提当年勇”。我是说,当年我们不是好汉,只是竞争的平台相对“平”一些;还有就是,农村学校毕竟脆弱,城里学校只要稍一用劲,就成了孙悟空的“筋斗云”,一下子就能把农村学校摔下了十万八千里。

校长:在农村学校的校长,就是封建大家庭里新进门的媳妇,上有公婆、叔婶的指斥,中有哥弟、妯娌们的议论,下有子侄、孙辈的埋怨。谁能体谅你的苦衷,又有谁来替你讲句公道话?当年要“拆并”,我们四处奔走,终算把学校给保住了;近年要发展,我们又到处求爷爷告奶奶的争经费、要项目;现在,危房正在改建,设备也在添置,场地正在扩整,校园也在美化之中,可叫我们无能为力、莫可奈何的是留不住教师,特别是年富力强的中青年教师。前些年,通过组织调动,我们能做黑脸“包公”,死活不在你的调令上签字,除非顶头上司强要;近年不同了,实行的是公开考试,符合条件的都可报名,成绩合格的都能进到城里学校。“包公”再“黑”,也奈何不了制度政策(哪怕是地方性的)。人往高处走,考得好的大摇大摆的走了;今年没考好的继续努力复习,为明年的走人做准备。没有高僧,庙做得再好也引不来、留不住香客。不是高姿态,我们这些当校长的受点委屈倒也无所谓,只是这好不容易扛过政策性“拆并”保留下来的农村学校,又面临更为可怕的自动关停的境地。

其他人在看啥

    《闲话农村学校》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