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干部提高综合素质要做到四个“注意”
习近平同志曾指出,当前领导干部存在着追求享乐,不好读书,热衷应酬、不勤读书,浅尝辄止、不善读书的现象。基层干部要提高综合素质,关键还是要学会读书,并在实践中锻炼成长,真正做到修身慎行,敦方正直,怀德自重,清廉自守。
一是要注意端正态度,弘扬良好学风。一些党员干部总以工作忙作为不读书、不学习的借口,不愿学、不勤学,热衷应酬,导致理论与实践脱节。其主要原因还是学习态度和学风方面存在问题。当前信息化社会发展迅速,转型时期各种新事物、新问题层出不穷,各级党员干部面临着“能力不足的危险”。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需要树立学习意识。基层党员干部处在“第一线”,离群众最近,离问题最近,只有在思想上重视学习,才能形成良好的学风,产生“蝴蝶效应”,解决好问题。其次,每位党员干部,应将读书学习作为一种态度,一种责任,一种追求,在知识中培养胆识,在眼界中拓宽思路,把读书的体会、成果转化为正确思路,以良好学风促进工作作风,勇担重任。
二是要注意戒除浮躁,提升品味修养。目前社会上存在着浮躁风气,但对于党员干部而言,绝不能以“井底之蛙”的心态自我满足。基层干部气神难凝,必将导致群众工作投机取巧,不愿深入,脱离群众,万事不成;领导干部心浮气躁,则会盛气凌人,专横跋扈,刚愎自用,欺上瞒下,甚至作风不正,腐化堕落。基层党员干部要拂去浮躁之风,必须静得下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通过读书学习的方式,在阅读中学习,在学习中思考,克服浮躁。工作繁忙,也要学会忙里偷闲,用“挤牙膏”、“挤海绵”的方式来读书充电。每月读几本各种类型的好书,政治、经济、文学、艺术等各类书籍每天读几页,积少成多,提升自身的人文涵养,产生一种“腹有诗书气自华”的风度。
三是要注意善于思考,拓宽思路眼界。读书的最终意义是通过阅读培养思考的习惯,把“死啃书”,变成“活读书”。“读书入脑,静悟入心”,要边读边思,边学边思,边思边用,边用边想,冲破固定思维,解放思想,勇于突破。基层干部要把书上的理论通过思考转化为自己基层工作中的实效,以党员干部学习培训教育为途径,拓宽眼界,开阔视野,做到既能看清国内外的发展形势,又能掌握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主流,找到自己的优势、差距和不足,弥补自己的短板。只有开阔眼界,才能识大局、明大体,知民心、晓民情,更好地开展群众工作。
四是注意学用结合,敢于创新方法。当今社会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必须更加注重基层党员干部的学用水平,防止跟不上时代的脚步,走弯路、走歧路。所有党员干部要有创新思维,寻求具体办法,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要通过读书学习,用新观念研究新问题,用新思路谋划新发展,提升理论素养,把握发展规律,强化急用先学、急用现学的理念,在最前线、最基层的工作中长见识,切实把读书的体会、学习的成果,转化为促进工作的好作风、好举措,转化为做好工作的实际能力。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入到问题突出的地方去,到矛盾复杂的地方去,吃透“上情”,摸透“下情”,把握“行情”,能够先人一步、超人一步地掀起“浪头”奋勇开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