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杂文 >乱谈八卦 >基层党员该有的三个意识

基层党员该有的三个意识

2014-08-29 08:31 作者:周少果 阅读量:1144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在新形势下,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要进一步加强乡镇最基层的农村党组织建设。这就要求广大基层党员干部要提高自己的党员意识,明确党员的基本要求和历史任务,才能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团结和带领广大群众一起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从而维护党在人民群众中的良好形象。

一是要有“甘为孺子牛”的艰苦意识。发扬“甘为孺子牛”意识,就是要树立真干、苦干的信念。作为基层党员干部,必须要有真抓实干的热情和激情,如果每天仅仅满足于“喝喝茶”、“看看报”、“捂白白”就不配当基层干部。当前正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攻坚克难之时,如果稍有懈怠,就会半途而废。然而,“喊口号”解决不了问题,更出不了成绩。基层党员干部必须担子拣重挑,吃苦比人多,休息比人少,自我加压、顽强拼搏、使出“老黄牛”的“倔劲”和“韧劲”,不畏艰苦、忠诚实干,才能夺取“实现全面小康”新胜利。

二是要有“持之以恒”的学习意识。超前意识是一种忧患意识,在地方发展中,能否快人一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党员干部的思维意识是否超前,超前意识是否强烈,学习意识是否自觉,大局意识是否长远。在建设学习型社会的今天,眼界决定高度,思维决定出路,学习能够开阔眼界,思考能够提升思维。基层的广大党员干部要不断强化学习意识,真正把学习当作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精神追求,通过读书学习,树立超前意识,坚定理想信念、提升思想境界。基层的广大党员干部要在“多走”、“多听”的前提下深入基层,真正联系农村实际,超前思考,组织和带领广大群众,与时俱进、解放思想,营造一种创新学习,崇尚学习的风气,将“小思想”统一于“大思想”,树立眼前利益服从长远利益的目光,积极带领人民脱贫致富奔小康。

三是要有“卑以自牧”的服务意识。“国以民为本,党以民为基”。无论是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还是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最根本的目的都是把服务群众作为基层党组织的主要任务和基本职责。党员干部是人民群众的公仆、是人民的服务员,因此,就需要进一步提高党员干部服务基层的意识。基层党员干部处于为民服务的最前线,要树立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思想,要深入群众、了解民众所需所想,实实在在的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防止那种贪大求全、劳民伤财,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的作风,坚决抵制“形式主义”、“享乐主义”“官僚主义”和“奢靡之风”,积极帮助群众解决最急、最需、最难、最怨的问题。以改善民生为重点,整合服务资源,提升服务水平。特别是可以充分利用电脑、手机,尤其是微信、微博,以及远程教育平台资源等现代化信息手段,建立起信息化的便民服务系统,服务惠民、共享便民,创业富民,改善人民生活,提升群众的幸福指数。

其他人在看啥

    《基层党员该有的三个意识》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