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杂文 >乱谈八卦 >警惕“不作为”这样的消极腐败

警惕“不作为”这样的消极腐败

2014-08-29 09:38 作者:明月 阅读量:999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刘云山日前指出,“为官不易”但不能“为官不为”。随着群众路线教育的深入开展和作风建设的不断推进,一些当官的越来越感觉到,官现在不如以前好当了,为官不易了。一些公职人员对自己的要求简单到“只要在位期间不犯错误就行”,“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出现了迫于权势“不敢为”、无利可图“不愿为”、得过且过“不思为”、监督不力“不必为”等现象,从而对群众所反映的问题长期无故拖延、互相推诿,存在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问题,使国家、集体和人民的利益受损。部门之间推诿扯皮,上下之间闪烁其词,当了官儿尸位素餐,遇到矛盾绕道走。于是“多干多错,少干少错,不干不错”,便成为现在不少官员的体验,并在一些地方或行业形成了一种“不作为”的不良风气。从某种意义上说,“不作为”也是一种腐败。

老百姓说:“当官不为民作主,不如回家卖红薯。”党员干部身为人民公仆,理应牢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我们要警惕以“为官不易”为由,为“为官不为”寻找借口。从表象上看,这些官员是“平庸主义”、“好好先生”,奉行所谓的“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从本质上讲,是缺少敢于担当、敢于牺牲的奉献精神。反“四风”,根本的价值导向是公权为公,当官为民,奋发有为。为官不为,背离这一价值导向,本身就是“四风”的突出表现。怕担风险,阳奉阴违,虚与委蛇,这就是形式主义;面对难题打“太极”,遭遇麻烦绕道走,明哲保身,这就是官僚主义;做事拈轻怕重,挑肥拣瘦,这是变相的享乐主义;占着位子不作为,导致资源浪费、机遇丧失、矛盾激化,社会不稳,环境恶化,经济发展缓慢,这是更严重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

当前,群众路线教育即将进入整改落实建章立制环节,而对于不作为、懒作为、慢作为等“堂中木偶式”干部需下猛药治顽症,严厉打击类似“作风病”、“机关病”等沉疴,敢于向“不作为”开刀。首先,加强理想信念教育,补好精神之“钙”。 不作为”本质在于公仆身份缺失、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薄,安逸之时思享乐、忧患之际怕担责,因此要增强干部党性修养,树立他们积极的价值观,树立为官有为的决心,增强攻坚克难的责任担当。其次,加强严查严肃问责。为官不为”就是只为求官而不做事、误国误民,官无德、无言、无功,于党于民都是最大的危险,要对“无利不作为”、“无利不办事”、“得过且过、忽悠着好过”的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严肃问责,还要坚决通报曝光,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再次,要畅通公务员晋升和退出机制。给想干事、愿干事、能干事的人以舞台,激发其干事创业的积极性,给干事者以成长空间;把不干事、怕干事、干不成事的人请出去,使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决不能让那些“好好官”占着位置舒服地“庸”下去。

其他人在看啥

    《警惕“不作为”这样的消极腐败》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