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少果:“庸懒散拖”不如“先之劳之”
“庸懒散软”主要指的是行政部门、执法部门的不作为、简单化作为,不分析,不研究,只搞“一刀切”式的管理,由这种思维常常引起的只会是工作效率低下,百姓利益受损。 “庸懒散软”是对无为而治的封建腐朽思想的继承,与党的“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思想严重背离。由于不作为而严重损害了群众的利益,损害了党和政府在人民心目中的形象,严重削弱了党和政府的公信力。懒政造成的危害已经昭然,长此以往必将会严重危及社会稳定和党的执政基础。
《论语》有“子路问政”:子曰:“先之劳之。”请益。曰:“无倦。”早在几千年前,孔子就告诉为政者要勤勉,走在百姓前面,恪守职责,不要懈怠,而不是躲在纳税人之后,将保障公共安全的责任平分摊派。如果说甘于平庸对于常人来说无可厚非的话,那么对那些领导干部而言,不作为、慢作为、庸碌无为的庸懒之举,说其是渎职不为过也。庸懒散软虽不像贪污腐败、违法违规那样引人注目,往往为害于无形,却是潜藏于体制深处的“消极因素”。不作为,看似太平无事,实则耽误了改革创新的机会;慢作为,好像无伤大雅,实际上往往激化了社会矛盾。
改变“庸懒散软”其实并不麻烦,只要摆正自己的位子,拉下自己的面子,放下自己的架子,做好自己的工作,把麻烦都留给自己,把方便都留给百姓,“庸懒散软”自然会变“勤政为民”。如果分工明确,责任明晰,每个人都有负责的领域,做出成绩是自己的,出了问题也是自己的,以问责号令天下,孰敢精神懈怠?有道是“在其位、谋其政、担其责”是有针对性的。作为领导对群众反映的问题,你是以平等姿态倾听,还是以平和心态面对,还是以负责任的态度处理,只要看你是否参照群众意见,及时检点和纠正自己工作上的失察或不作为就可知道你是“勤政为民”还是“庸懒散软”了。当你坚持“以人为本”这一信念,强调构建和谐,鼓励创新,提倡“勤政为民”就不在话下。
故此,在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题的教育实践活动中,懒散少一分,发展热情就会多一分;勤政多一分,社会矛盾就会少一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