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加强党员干部的道德建设
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务必把加强道德修养作为十分重要的人生必修课,自觉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老老实实向人民群众学习,时时处处见贤思齐,以严格标准加强自律、接受他律,努力以道德的力量去赢得人心、赢得事业成就。
加强道德建设贵在存公心、去私欲。领导干部只有公心常在,才能站稳脚跟,才能不被诱惑、不惧压力,才能得到绝大多数群众的欢迎。现在的社会管理之所以难,就难在我们的有些干部表率做得不好,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得不够,先进性、纯洁性体现不明显,有很多党员干部在工作时不愿意坚持原则、不愿意说真话,热衷于关系网络、醉心于奢侈享逸、纠结于个人利害。
加强道德建设重在实践、身体力行。新时代的绝大多数党员干部受过高等教育,读过很多书、知道很多事,可以说见多识广、阅历丰富、体悟多多,明白应该如何做官这个道理,也深知其中风险所在、民心所向。很多倒下去的干部,也并非庸才,只是在其中过多的考虑了个人意志、自身利益、哥们义气等,使原本该坚持的事没有坚持,不该做的事做了一箩筐。要在工作中勤实践,用实际行动加强道德建设。要培养自己报国为民的境界,克己奉公的践行能力。
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就要主动适应时代大势,以国家利益、长远利益、群众利益为重,自觉把工作重心放在促进科学发展、优化公共服务、注重改善民生、大力保护环境、推进社会管理上来,而不是为自己的临时政绩、一时名利绞尽脑汁,更不能使出浑身解数对自身职责选择性作为、对上级政策选择性落实。在工作中要以人民为师、法纪为线,在谋事时按照民众所需、所愿、所想去谋划;在干事时按规则、法纪去推动,不厚此薄彼、心有私情、事图私利;在选人用人上,按德才表现取舍,不能以谁“会说话、会来事”为标尺,要自觉淡化、驱除公务中的“人情”思想,积极倡导建立新型人际关系,逐步把人情社会引向法治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