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杂文 >乱谈八卦 >习总提出“矿泉水瓶子不要乱扔”有何寓意

习总提出“矿泉水瓶子不要乱扔”有何寓意

2014-09-19 13:05 作者:烟雨江南 阅读量:1652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我插一句啊,也要教育我们的公民到海外旅游讲文明。矿泉水瓶子不要乱扔,不要去破坏人家的珊瑚礁。少吃方便面,多吃当地海鲜。”当地时间15日晚,正在马尔代夫进行首次国事访问的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下榻饭店会见中国驻马使馆工作人员、中资机构和华侨华人代表。当中国驻马尔代夫大使王福康说到中马旅游合作时,习近平一番幽默的插话,引得全场响起一片笑声和掌声。(2014年9月17日,中国新闻网)

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出国旅游的便捷,出境游人数也随之增加。中国现在每年出境游大约是一亿人次。随着中国人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人们旅游的地方就像墨迹一样,从最初的港澳台、新马泰,扩散到英法德、荷比卢、澳新、美加,再扩散到马尔代夫这样的地方。今年赴马旅游人次预计将超过40万。

对于游客来说,出境游本来是件愉悦身心的事情,然而伴随出境游人数增多而出现的,却是不文明行为的增多。虽然只是少部分游客的不文明行为,但是对中国人整体的影响却是较大的。这种出境旅游的不文明行为引发了国内外媒体的广泛曝光,影响了中国的世界形象。

中国人在外旅游这种不文明行为主要是两种原因所造成的,既有中国文化的糟粕所致的不文明,也有文化差异下的相对不文明行为。前者,是中国传统文化陋习残存对于国民心态产生的不良影响所致。后者,则是中西方文化差异所致。中西方社会由于各自的历史环境、社会发展过程等的不同,形成了彼此之间较大的文化差异。在此文化差异下,产生了不同的文明生长环境,导致了我国国民的某些行为成为了国外人眼中的“不文明行为”。

旅游不文明行为,固然受中国传统文化陋习和中西方文化差异的作用和影响。但我们不能依此为此种不文明行为辩解开脱。原因有二:其一,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中也不乏积极因素。对待传统文化,我们更应该用一种“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态度来合理取舍;其二,文化不仅存在差异性,也有相通之处。可以说差异性是外在的现象,而一致性才是本质所在。很多不文明行为具有“普世价值”而非“中国专利”,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当你走出国门,你就是一张中国“名片”,你在看世界的同时,世界也通过你在看中国。我们必须要用心、用情去打造好我们的“中国名片”。首先,提高国民整体道德素质。面面对传统文化,我们要自觉的取其精华,弃之糟粕,提高国民整体素质。其次,主动了解西方文化。在出国旅游前要做好文化功课,尽量做到入乡随俗,尊重别人的同时也是尊重自己。此外,政府相关部门也应该肩负起游客文明旅游的宣传教育责任,如拍摄倡导文明出游的公益宣传短片在各类媒体中播出,印制各类倡导文明出游的资料在游客密集的交通枢纽平台上派发等,为文明出游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作者:烟雨江南)

其他人在看啥

    《习总提出“矿泉水瓶子不要乱扔”有何寓意》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