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实事需要实干的精神
1992年邓小平同志在视察南方途中提出“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这八个字,如今念来,依旧铿锵在耳,掷地有声。唯实干为要。
实干为要,我们就应该具备实干的态度。实干的态度,从大处讲,是对自己内心理想和愿望的向往;从小处看,是自己想去干、原意去干一件事情的主观能动性。这是实干之基础。我们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用积极的态度去做自己想做的事,这才是成才成业的根本动力和不竭源泉。
实干为要,我们就应该磨练实干的能力。历史上,赵括纸上谈兵,断送了40余万将士的性命和赵国前途,成为千古笑柄。我们要活到老,学到老,干到老,用毕生所学,做给农民看,带领农民干,帮着农民销,实现农民富。我们唯有下苦功夫真功夫细功夫,磨练好真本事,才能真正干好事履好职。
实干为要,我们应该坚持实干的精神。毛泽东曾经说过:“人总是要有点精神的。”坚持、专注,持续用力,持之以恒,无所畏惧,排除万难,勇往直前。当前,面对镇江新一轮的改革发展大潮,学习赵老,我们就要责无旁贷,积极投身其中,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所从事的事业保持定力,心无旁骛,持续用力,只要精神不倒,意志不灭,就能为镇江的改革发展尽一份自己的绵薄之力。
最后,借用清朝文学家彭端淑之《为学》中的一句话:“天下事有难易乎?干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干,则易者亦难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