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点小悟---读《蛋壳》有感(续)
夫妻不一定白头偕老,战友不一定生死与共---谭护士
这是赵玉柱的母亲在赵玉柱感情事业纷纷跌入低谷时说的一句劝慰的话。这句话听起来很无奈也很让人伤感,可是它也确实揭示了残酷的现实,让人听完之后既能够理解世情的冷漠也能学着心平气和的去接受。同时,这句话也泄露了这个女人对自己半辈子经历的沧桑、变故、世态炎凉表现出的无可奈何,她感觉很不公平,但又很认命,她心里所怀的那个解不开的疙瘩让她有时候变得很无助,因而她在每每谈往事的时候总会有一种淡淡的哀愁伴随其中。尽管如此,这个失去一只乳房的女人(也是赵玉柱恋乳情节的根源),并没有因为失去一个女人的标志而失去一个女人的美,身为一个母亲,她仅用一只乳房就养育了四个生命。我知道世上母爱有千千万万种方式,而唯独这一种,让我觉得凄美。所以我每次想到赵玉柱的母亲时,都会联想到断臂的维纳斯,她们身上都有种这世界上很独特也很吸引人的东西,那就是残缺美。而她令我崇敬的地方则在于,她给了赵玉柱最好的教育。这种教育不来自书本,取自人性。她把善良,仁爱传授给她的子女,赵玉柱就是她学府里最好的毕业生。这是她的骄傲,也是中国教育事业值得深思的关键所在。
嫦娥---林晓
赵玉柱在一次和小张喝酒时谈起他和林晓之间的关系,他说猪八戒在天上是天蓬元帅,在地上是一头猪,然而即使当他被贬到猪圈时,他还是喜欢嫦娥。可是他最终选择去了高老庄,因为他知道嫦娥是跳舞的,而他就是一头猪,他总不能在嫦娥跳舞的时候递给她一只猪蹄吧。赵玉柱说得很心酸,我看的时候心里也是跌跌宕宕的难过。确实,林晓和赵玉柱之间实在有太多不可比的地方。比如年龄,相貌,背景,前途,样样都是他们相爱过程中不可逾越的鸿沟。赵玉柱不敢爱,是人之常情。然而就是这样坎坷且不被看好的爱情,硬是被一个初出茅庐的黄毛丫头简而化之了,而她的方法总结起来也很简单,就几个词儿----单纯,善良,勇敢,执着。这世上本就没什么太过复杂的事,即使有,那也是人们自己找的。所以我喜欢林晓,敢于把自己认定的事情进行到底,这样的人活的才叫血性。在这里我有必要解释一下,我所说的血性绝对不是血腥,我绝对没有要引导年轻人为争良偶就捡砖头互拍的意思(这种现象太普遍),爱情是很崇高的事情,千万别弄得像动物世界一样。
无辜的孩子---小校
小校是赵玉柱的小儿子,在整本小说里出现的次数也很少。可是小校却是最让我动情的人物,我和赵玉柱一样,目睹了这个孩子逐渐由活泼变得沉默、由无忧无虑变得心思沉重的整个过程。他是现代社会许多父母离异孩子的代表,是一个无辜要承担父母错误的受害者,可是他还那么小,小到我们看他受委屈时都会看到自己心碎。每次想到小校被习老师(后爸)拽着跌跌撞撞的走路,拎着小提琴独自回家,坐在茶馆里低头不说话的样子,我都会狠狠的心疼。而这种情绪也终于在小校对赵玉柱说“你要早点接我走”的时候达到了顶峰,我的眼泪就在那时开始簌簌的下落。我还不是个为人父母的人,不能够完全明白为人父母的难处,我仅从一个孩子的角度提醒那些做父母的:看看身边的孩子,看看他们是不是快乐,看看自己有没有负起责任(不是单纯的养育),看看曾经许给他们幸福的诺言有没有被兑现,如果都没有,那么坐下来想一想,你们生他们做什么?如果真的只是个爱情的结晶那么简单,干嘛只结一个,结他个几千几万个送去给国家做炮兵连,国家不仅帮你养,还得奖章锦旗的感谢你。那感情多光荣,还爱怎么追求自由就怎么追求,离个婚算什么,不跟放个屁一样简单么。然而事情哪有那么简单,你们生的是生命,不是物件,生命就在于它很脆弱,即使你用玻璃罩着,暖气呵着,它依然容易受损。所以为人父母的也用心一点,别把身不由己、万不得已当成开脱的理由,没人信也不会有人感动,你所要接受的,只能是孩子受伤的眼神、周遭人群的鄙夷和若干年后自己悔恨的浊浊泪水。
关于其他
《蛋壳》里还有很多值得思考的人物,像可恨又可怜的梁建,朴实善良的朱富贵,重情重义的李伟众和曲江,还有核桃,秦大哥,林丽萍,胡俊峰,沈菲,老虫子,杨成亮,费局长……不论是谁,都是在生活中很努力、很生动的活着的人,不能片面的评论他们的好坏。还有那个小工商所,尽管依然逃不掉官僚间腐败淤朽、暗度陈仓的勾当,但依然不乏那些为百姓务实的事迹。所以我觉得百姓还是要和政府互相谅解互相沟通的,有时候或许真的只是身为百姓的我们鼠目寸光,才不能让更好的政策惠及到我们。时代不一样了,人人都有高瞻远瞩的义务,确实不应该就因为不理解然后就一竿子打死一群想为百姓服务的人。
其实,《蛋壳》还蕴含很多其他的道理,我在这里就不一一的说了。因为我是话唠,怕说多了,反倒坏了小说作者的良心用苦。
但我不能忍住提一提的是云瀑镇这个美丽的地方。特别是玉女池。我本身也是个特别喜欢大自然的人,爱花爱草爱山爱水,这种爱是出于一个人类的本能,解释不清楚。所以当我读到玉女池沐浴的裸体女子时,真是心神向往。原来一个美丽的传说就可以得到人性的回归啊,我们也实在是不必再羞于见我们一丝不挂的躯体了,因为我们本就是大自然的一部分,赤条条来,也会赤条条的去。可惜这种美也只限于玉女池,只有这个地方才可以让这种赤身裸体的美变得纯粹,才可以让我们沾染尘世浊气的灵魂得到净化,大概也正是由于玉女池的神圣与天然,才成就了二道砍百姓的纯朴与善良。
小说最后让我受益匪浅的是作者引用的《大学》里的一句话: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蛋壳》读完了,忽然就觉得特别的空虚。想想自己也曾自命不凡的想创作一本旷世小说,可是现在看来,如果一本书不能像《蛋壳》一样写出点耐人寻味的东西,实在不敢拿出来显摆。因而知道自己那点文学的小伎俩实在是太寒酸,太肤浅,太乏味了,于是暗暗下定决心,要多多的读书,多多的思考,多多的从生活中提取经验教训,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自身修养写出让文字有价值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