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随笔 >读书随笔 >降“车补”是整改先期车改乱象

降“车补”是整改先期车改乱象

2014-11-18 16:56 作者:夜·暗 阅读量:26612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江苏省常熟市某机关副局长王强(化名)最近比较焦虑,按照中央最新推出的公车改革方案,作为科级干部,他每月最多只能拿到650元的车补。相比之前每月领到的2800元车补,简直是“大跳水”。常熟市作为车补实行多年的城市,当年的公车改革方案一直进行的比较顺利。(11月3日,中青报)

十年前,常熟市作为江苏省“车改”方案的先期试点,对公车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可以说,这样的改革确实是“惠及”一大批的官员干部。因为根据这种所谓“常熟模式”,实质上是对那些取消公车配备的干部进行大量的实物补贴。比如镇委书记、镇长的车补待遇为每月2800,镇上人大主任以及政协主席等副镇级别,车补待遇为2200,而作为副镇长级别的科级干部,如中青报提到的“王强”这种,他的车补就是2200。也就是说,车补比他的职务工资还要高。

为什么苏南地区的车改能够“如火如荼”地进行了十年?原因想必大家都已经明白了,上面列得很清楚,有大量的好处在里面,这样的改革不顺利也难。现在新的车改方案出台,让原先拿到高“车补”的官员们一下子荷包大缩水,一些人心理落差大那是想当然的。那么,原先的车改到底改了什么呢?实际上,本来是用意于减少财政开支的车改并没有起到预料效果,反而却因改革出现了不少新的问题和腐败。和其他许多次改革和节源开流一样,往往是越改越差。

比如,原先应该分流的公车驾驶员不开车以后,直接去了另外岗位,人员自然还是一个不少;那些另外雇佣商务用车的的干部,对用车和车补一样不少,这样一来反而增加了开支;还有些机关部门直接把公车任务下派给直属单位或管辖企业,更增加了下面单位和企业的财政负担,车改成官员为己谋利的顺风车。现在,高价车补被降一些人心里不舒服,不过,那些拿着车补自肥得利官员们该好好扪心自问一下,拿着高于工资的车补来为人民服务,到底是不是正确的?

其他人在看啥

    《降“车补”是整改先期车改乱象》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