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制度墙让“人情贪腐”不可逾越
自中央八项规定发布,全国查处了很多违反八项规定精神的问题,而其中“大操大办婚丧喜庆”“收送节礼”的“案发率”排名居高。在中央巡视组第二轮巡视最新的反馈意见中就指出,利用节庆及婚丧嫁娶收受礼金这一问题还仍然存在。
专家指出,打着“人情往来”幌子的行贿受贿,犹如堤中蚁穴,舟底虫蛀,一旦放松警惕将堤溃船沉。中央巡视组的点名,表明了中央对“人情贪腐”说“不”的坚决态度。
仅今年8月份,中纪委公布153件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案件中,有40多起案件涉及违规办满月酒、婚宴、生日宴、出生宴等,占比近三成。专家分析指出,这些违规办宴的干部多半手握要权,“醉翁之意不在酒”,而参加宴者往往为了达成自己的某些目的,也趁此送红包等等,这样的人情往来极易滑向贪腐。
中央实行巡视制度,查办发现的问题,充分表明了中央反腐败工作的决心。官员为官,应当依法办事,而对于敢顶风犯案者,当坚决查办惩处,绝不姑息。对于“人情贪腐” 屡禁却不止,也说明了我们的监管制度的力度还不够强,权力的制衡措施还不够完善。
“礼”在当下“利”在日后,人情往来成贪腐“挡箭牌”节日喜庆、婚丧嫁娶本是传统习俗,亲朋好友“随份子”、送礼物也在情理之中。然而,一些地方、一些官员,正是利用这些人之常情而心安“礼”得,以致它膨胀、走样,成为贪腐“挡箭牌”。
中国人讲究礼尚往来,逢年过节,亲朋好友之间送礼表示也无可厚非,这也是一种礼节,但对于掌握着公共权力的公务人员来说,送多少也应该有个度量,不能超出合理程度,如果官员对于超出合理程度的“人情往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那么就会被“温水煮青蛙”,当你反应过来时,却已经深入其中了。
“人情贪腐”,其实也组建一张关系网,而这张网的核心是权力,因此很多人都想方设法进入这张网。当权者办酒席时,在其他人看来,是个巴结领导的好时机,因此红包的大小与否,是能否给领导留个好印象的关键。 其送礼并不是直接有所求,而是旨在培养关系,维系情感,在将来某个‘关键’时刻发挥作用。
对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国内公务活动中不得赠送和接受礼品早有规定,但公务人员在节假日收受的礼品、礼金如何界定却一直规定不明,正是这一漏洞为人情往来送礼留下了打“擦边球”的空间。
随着中央八项规定的出台,全国各地狠刹过节“随礼风”的要求日趋严格和细致,各级政府相继出台明确禁令,彰显了从中央到地方对这一“惯常式贪腐”顽疾“开刀”的决心。
杜绝“人情贪腐”,还是要完善制度和相应的监管措施,只有通过严规细则,才能让官员的日常行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不敢再打着“人情往来”的旗号贪污受贿,让试图行贿的人无空可钻,构筑严密的制度墙,让“人情贪腐”无法逾越,不可逾越。
作者:沉水的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