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工干部要适应党建新常态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明确提出:“活动收尾绝不是作风建设收场”,“从严治党必须具体地而不是抽象地、认真地而不是敷衍地落实到位”。党中央释放的信号相当明确,党建工作将是未来一段时间内全党的重点工作任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收尾,党建工作进入了新常态,对基层党组织提出了新挑战、新要求。基层党组织不能因循守旧,裹足不前,而要乘势而上、顺势而为,才能开创基层党建工作的新局面。
组织部门即是贯彻执行各级党委方针政策的党委机关,又是直接联系和服务党员、干部窗口的党员之家、干部之家和人才之家。新形势下组工干部如何适应党建工作新常态,笔者认为首先应增强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时刻践行“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不断加强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
首先,要在增强政治意识上适应新常态。增强组工干部政治意识,时刻保持清醒的政治定力和服务大局观念是关键。一要增强“看齐”意识。组工干部更要真心领悟、真诚对待、真实行动,自觉向中央、省市区委基准看齐,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践行“三严三实”要求,无论从思想上、行动上,还是工作落实、自律要求上都要向上级基准看齐,保持高度一致,作出表率,迅速在全党形成一种声音、一个基调、一致行动,做到“齐心、齐力、齐步”。要旗帜鲜明、坚决拥护和严格执行上级党委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制定措施、解决问题、推动工作时,与中心工作目标同向、号令同调、运行同步。二要树立大局意识。组工干部要做好新形势下的组织工作,必须关注大局、了解大局、熟悉大局,一切为了大局,一切服从大局,一切维护大局。组工干部要知全局,理解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战略目标和重要部署,找准组织工作服务大局的着力点、结合点;要懂本行,既要做掌握政策、吃透精神的“政策通”,又要成为熟悉业务、精益求精的“活字典”,还要当涉猎广泛、能力全面的“多面手”;要善谋事,善于从全局、整体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分析问题,谋划思路、推动创新、抓好落实,真正在服务大局中体现价值。三要增强发展意识。新时期党和人民对组织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每一名组工干部既要严格按党的政策和原则办事,又要结合各自本职工作,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不断增强改革创新意识,创造性地落实好工作任务,不断探索工作创新突破的有效载体,在各自的岗位上积极探索思考新方法、新举措,推动组织工作创特色、争一流、上水平,努力成为本职岗位上的行家里手和敢为人先的创新先锋,下功夫提高服务群众、推动发展的能力,培养化解矛盾的能力,增强协调各方的能力,努力做到胸中有全局,手中有典型,示范有亮点,工作有创新。
其次,要在增强责任意识上适应新常态。增强组工干部责任意识,提高自律意识和担当精神是根本。一要求真务实。求真务实是我们干任何事情所必备的品质,作为组工干部必须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认真做好各项工作。组织工作无小事,这就更要求我们在具体工作中要大力弘扬求真务实之风,坚持实事求是,深入基层,深入实际,重实情、办实事、求实效,切实做好本职工作。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经常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加强分类指导,力求吃透下情,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注重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实实在在做好服务;安排部署工作,一定要放在心上,一项一项的抓,做到事事有落实,件件有回复,务求工作取得突破。二要敢于担当。组工干部讲党性关键要有担当,必须树立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工作责任心。只有敢于担当,才能律己服人、身先率人;只有敢于担当,才能平时看得出来,困难面前站得出来,党和人民需要的关头豁得出来。要敢于面对问题肯担当,碰到问题不回避,面对责任不推诿,出现错误不扯皮,遇到麻烦不上交;要争做敢于负责、勇于担当的表率,面对风险敢作能为,面对困难敢闯会干,面对问题敢抓善管,主动作为、敢于负责、勇于担当,把责任具体到每一项工作、每一个细节。三要廉洁自律。组工干部岗位特殊,面临着诸多的党性考验。守好规矩,廉洁自律,树好形象是我们组工干部的生命线,也是高压线,对于这一点,丝毫马虎不得,丝毫侥幸不得,要时刻绷紧廉洁自律这根弦。要认真学习各项法律法规,严格遵守和执行组工干部“十严禁、六不准”纪律和“五不”教育要求,牢固树立“对己清正、对人公正、对内严格、对外平等”的意识,以身作则,带头学法、守法,依照法律行使职权,率先牢固树立法治观念,严以律己,遵纪守法,依法办事,依法行政。努力树立组工干部清正廉洁、公道正派的良好形象,用实际行动争做党员干部的表率。
再次,要在增强服务意识上适应新常态。增强组工干部服务意识,提升为民排扰解难是目的。努力把组织部门建设成为干部群众倍感温暖和信任的党员之家、干部之家和人才之家。一要“诚心”听民意。按照“定期走访、直通民意”、“民扰我解、民需我帮、民求我应”的原则,带上任务,带上情感深入基层,沉下身子,融入群众、打成一片,与基层党员、群众“面对面交谈、零距离接触”等方式,多方听取党员、干部和群众的呼声与诉求,切实架起干群之间的桥梁与纽带,打破组织部门、组工干部在群众印象中神秘的面纱,以可亲可敬的形象赢得干部群众的信任。二要“实心”解民扰。认真践行群众路线,建立完善服务群众体系,把群众当做亲人,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及时了解党员群众他们的思想、生活状况,做到情况在一线掌握、问题在一线解决、矛盾在一线化解、情绪在一线理顺、稳定在一线巩固、干部在一线锻炼、作风在一线转变、工作在一线推动、成效在一线体现,真心实意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三要“真心”办实事。对在走访调研中群众反映的意见建议和实际问题,认真收集梳理,综合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采取“明确责任主体、限定整改时间、实行整改销号、公开整改结果”的办法,一个问题、制定一套整改方案,明确一名领导主抓,落实一个股室负责,做到发现一个问题解决一个问题、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认真为群众解难事、办好事、干实事,从而进一步提高党员群众对组织部门的满意度和认可度,真正让党委放心,让群众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