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要立德以政
领导干部的立德以政不仅是个人问题,更是一个事关一个部门、一个地区的道德风气,事关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形象,事关党的事业成败的大问题。领导干部加强从政之德修养,构筑思想道德防线,提升人生境界,是一个系统的过程,要靠长期的学习和实践培养而成。
加强学习,苦练内功,提高政治业务素质。一要注重“终身学习”。把学习作为第一需要,把学习同自己的工作、生活、同社会的需要紧密联系起来,做到活到老、学到老。二要注重“素质学习”。把知识内化为自身的素质和能力,增强工作的本领。三要注重“自主学习”。坚持做到干什么,学什么,专什么。要抓紧点滴、零碎、机动的时间进行学习,始终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对待学习,实现“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转变。
严格自律,锤炼党性,树立正确的权力观。一要提高党性修养。时刻牢记“为谁掌权,为谁服务”的道理,懂得权力与责任的关系,正确对待和使用手中的权力,自觉做到权为民用、利为民谋、责为民尽。二要加强自我约束。依靠自身的力量,自觉能动地遵循政德标准,不断加强自我思想锻炼及思想改造,通过自我修养、自我改造以达到自我调节和自我约束,从而提高自身的政德素质,最终实现道德自律。三要加大惩处力度。树立科学的选人用人机制,选群众满意的人,选群众信得过的人,对那些滥用权力、以权谋私,以及因用人失察、决策失误造成严重后果的干部,必须加大惩处力度,教育使多数领导干部受到,引以为戒,进而引导他们在思想上真正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在实际中慎重地运用人民赋予的权力。
勤政为民,求真务实,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一要强化人本意识,善待群众。只有在感情上与百姓融为一体,思想上才会与群众产生共鸣。实践证明只有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切实打牢思想感情基础,才能真正站在群众利益的基点上想问题、作决策,始终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二要强化务实意识,服务群众。“群众利益无小事。”领导干部只有深入群众、深入实际、掌握实情,真正为民办实事、解难题,才能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三要强化责任意识,致富群众。发展生产力,让群众富裕,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是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领导干部要积极带头兴业创业,做给群众看,鼓励群众干,领着群众富。
健全机制,规范管理,加大干部监督力度。一要健全思想教育机制,以“教”育人。组织观看反腐倡廉电教片,开展经常性的警示教育,强化作风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教育,引导各级领导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二要健全权力约束机制,以“制”管人。认真执行领导干部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制度、谈心谈话制度,全面加强对领导干部的日常监督。完善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强化对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和工作绩效的甄别监督。三要健全立体监督机制,以“网”管人。建立和完善干部监督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同纪委、法院、检察院、公安局、审计局、信访局等部门的合作;从在职干部、离退休干部、党员、群众等多层面选聘干部监督信息员,加大对领导干部的监督力度;加强同各职能部门的联系,与人大、政协、群团组织的合作,形成以党内监督、组织监督、法纪监督、群众舆论监督为主体的监督网络,实现对领导干部监督的经常化、制度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