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杂文 >乱谈八卦 >用“坚强定力”抵御“不良习气”

用“坚强定力”抵御“不良习气”

2014-12-09 12:04 作者:年轻的老太婆 阅读量:1211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宋代思想家周敦颐在其千古佳作《爱莲说》中写道,“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在赞颂莲的高洁品质和高尚品德的同时,以物明志,表达了自己不慕虚名,洁身自好的人生态度和处世定力。时至今日,莲的“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对领导干部做人、处事、为官也有很好的现实启发意义。

经过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洗礼,党员干部作风明显改善,党内政治生活趋于规范。但是教育实践活动结束后,干部作风也面临着“改过来又弹回去”的风险,抓作风稍一放松,领导干部思想稍微松懈,党内生活中的自由主义、分散主义、好人主义、个人主义等“不良习气”就又见抬头。作风建设能否不是“一阵风”,党内各种“不良习气”能否被长期遏制,在突出管党治党,坚持从严治党、从严治吏,加强作风建设长效化、常态化的同时,也无时不刻考验着领导干部自身的定力。

唐代钱起在《题延州圣僧穴》中说:“定力无涯不可称,未知何代坐禅僧。”意思是说,若没有定力,就坐不了禅,当不好僧人。同样,领导干部若没有“坚强定力”,心有旁骛,就抵御不了各种“不良习气”的诱惑和侵蚀,何谈安心工作、为民干事,也是当不了好领导好干部的。

面对社会的浮躁喧嚣,面对各种诱惑的进攻,部分领导干部没有“坚强定力”,就会经受不住“糖衣炮弹”的狂轰乱炸,在权力、金钱、美色等诱惑面前丧失了定力,丢弃了信仰,动摇了本心,迷失了自我,过分追求奢华和享受,追逐名利和权位,迷失前进的方向,随波逐流,最终自毁前程,也给党的形象和事业造成不可估量的负面影响。

“为政之要,曰公与清”。清白做人、干净为官、规矩做事是对领导干部行为及道德修养的基本要求,是领导干部为官操守的公仆境界,更是领导干部从政道德的原则和底线,需要每一名领导干部用“坚强定力”持之以恒地坚持、坚守。领导干部的定力有高有低,但是可以培养磨砺出来的。要有效增强领导干部抵御“不良习气”的定力,就要教育引导领导干部在思想上加强理论学习,把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总开关”;在政治上锤炼党性修养,培育优良作风,坚持致力为党、公心为民;在作风上做到见贤思齐,严于律己,时刻保持清醒头脑,抵得住各种诱惑,不为贪欲所驱使,善修善行,最终培养出领导干部的“坚强定力”。

有了“好定力”,才能抵御“坏习气”。领导干部凭借“坚强定力”练就抵御各种不良习气的“金刚不坏之身”,定心、定身、定行,做到不为名所缚,不为利所累,不为色所诱,始终保持清正廉洁,真正把自己摆在人民公仆的位置上,把应有的责任和担当扛在肩上,全身心为民履职尽责。

其他人在看啥

    《用“坚强定力”抵御“不良习气”》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