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杂文 >乱谈八卦 >让“第一资源”成为第一支撑

让“第一资源”成为第一支撑

2014-12-09 12:19 作者:年轻的老太婆 阅读量:1275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人才是科学发展的第一资源。习总书记讲,要在全社会大兴识才爱才敬才用才之风。当前,在奋力推进“十二五”收官的关键时刻,全市上下必须以更大的气魄,更有力的举措,加快建立集聚人才的体制机制,努力让人才成为“三市”建设的第一支撑。

客观地看,作为欠发达地区,我市人才工作面临许多先天制约,人才引不进、留不住的问题长期存在。但这并不能成为不重视人才工作或是没办法开展人才工作的借口。现实中,一些单位认为人才工作与经济发展程度相关,待经济条件好了,人才自然会“不请自来”;有的宁愿下大力气跑项目、引资金,却舍不得招人才、育人才;有的急功近利,人才今天来,就希望明天出成果,容不得打败仗。这些都严重影响着全市人才工作的成效。因此,痛定思痛,我们必须深刻反思,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走出适合欠发达地区的人才之路。

要创新理念识人才。始终坚持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像重视资金项目一样重视人才资源,像经营物质资本一样经营人才资本。要着眼长远,坚持高端引领,引育高精尖人才,也要紧扣实际,坚持以用为本,培养“土专家、田秀才”。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不拘一格使用人才。

要坚持引育并举。坚决克服人才工作“等靠要”思想,精心组织实施“创业汉中·天汉英才535工程”,搭建一批创业创新的平台,培育一批敢闯善为的人才。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柔性”用人政策,加强与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的联系,采取技术入股、授课讲学、咨询、兼职、人才租赁等柔性方式引才,破解高端人才短缺瓶颈。重视人才培育,整合培训资源,创新培养机制,积极探索建立学校培养和实践锻炼相结合、本地培养和交流合作相衔接的开放式培养体系,多渠道、多形式培养人才。

要优化人才工作环境。创新评价激励机制,探索以实践和贡献作为评价人才的主要依据,实行一流人才一流待遇、一流贡献一流报酬,使人才价值在收入分配、职务晋升等各方面得到体现。严格落实各级领导联系专家、重大决策征求专家意见等机制,做到心贴人才、情系人才,诚心诚意为人才办实事、解难事。加大表彰宣传优秀人才力度,大力营造勇于创新、鼓励成功、宽容失败的社会氛围,让各类人才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

其他人在看啥

    《让“第一资源”成为第一支撑》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