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好进、脸好看”关键还要“事好办”
最近在网上常常看到新编的顺口溜,说过去是“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现在却是“门好进,脸好看,事情还是不好办”。机关服务单位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三难”问题,由来已久,是衙门作风的典型表现,一直为广大群众所诟病。
“三难问题所暴露出的是一些公共管理服务部门存在官僚主义作风,处处刁难群众、推诿敷衍扯皮、态度蛮横恶劣。是严重的官本位思想,缺乏有效监督、忘记为民服务宗旨的必然结果。”但是经过一系列转变改进工作作风的规定后,大多数人可能都有这样的感受,各级机关服务单位的工作作风有了不小的变化,现在到一些机关服务单位办事,大多数工作人员是“来有迎声,走有送声”。应该说,这种转变理应给予掌声。然而不可否认的是,虽然一些机关服务单位门好进了,工作人员脸好看了,可事情还是依然很难办,这样无实质性的转变还是让老百姓很受伤。
门好进、脸好看,关键还要事好办。“门好进、脸好看”体现的是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 “事好办”体现的则是工作人员的服务效能,而这也是群众最为关心和在意的。因此,要想切实转变作风,真正做到“门好进、脸好看、事好办”,工作人员在服务群众之时既要有好的服务态度,更要有好的服务效能,若是本部门可以解决的事,尽可能地一次性办好,省得群众多跑冤枉路。若是因办事群众的原因而造成暂时不能办的,要做好耐心细致的向群众解释,告诉群众应该怎样去做。如果是办事程序和制度上存在缺陷的,要进一步优化流程或简化办事程序,清除办事障碍。还有最重要的就是要让群众有效参与到对机关作风的监督中,能否把群众的评价作为对机关工作人员奖励、任用和惩戒的标尺之一,从而使机关人员增强公仆意识,提升行政效能,更好地为群众服务。
教育实践活动已经收尾,但作风建设如何落地生根、成为新常态,中央的态度十分鲜明,将持续不断地抓好作风建设,毕竟“党风问题关系党的生死存亡。作风建设犹如“逆水行舟,一篙不可放缓;滴水石穿,一滴不可弃滞。”各级党组织只有把作风建设紧紧抓在手上,持续抓好各项整改任务落实,才不会出现“烂尾工程”,才不会让“四风”问题反弹回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