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治“慵懒散浮拖”成官员道德新戒尺
建立干部不良操行档案,不孝敬父母要被记录在案,开展“最不受欢迎机关干部”评选、官员选用禁用“墙头草”……12月7日,记者从省委组织部获悉,目前全省“庸懒散浮拖”整治行动正在有序进行。如今整治行动开始已有半月。据不完全数据统计,乐山已经暗访到10余起违纪事件,涉及19名干部。甘孜州已对3个单位值班人员不在岗情况作出处理建议,并移交相关部门处理;绵阳已经查处反面典型10余起。(华西都市报)
为全力打造服务型政府,努力营造更加和谐的办事环境,四川省组织部积极响应中央号召,针对本省实际情况开展了“慵懒散浮拖”专项整治行动,力求疏通内部淤泥,净化内部环境,提升内部人员综合素质,改善政府形象。针对以往的“脸难看、事难办、”问题,这一举措有强烈的警示作用和实际效果。同时对干部走读,不按时上下班、上班时间干与工作无关的事情都作出了明确的要求和惩治办法,保证了群众办事有门路。此次活动不仅针对以往的考勤问题给予了更加严格的规定,更加干部的道德素质纳入了考核新标准,可谓是一大进步。
各地区也是积极开动脑筋,制定和与本地区相符合的专项整治方案。如:达州市就开创性的建立干部不良操行档案,规定对干部对事扯皮、对人不实、不孝敬父母、邻里关系紧张、违反社会公德等不良行为记录在案,作为干部提拔使用的重要参考依据,建立全面、立体的干部“透视”机制,将道德考量具体化。自贡市更是举行了“我来做 群众评”的活动,干部评优公开征求群众意见,让评选活动真正公开透明,体现民意。在开展“慵懒散浮拖”行动中,我们看到了政府的决心,但是也应该注意不能让此项行动过于上纲上线,影响日常办公环境,扰乱办公环境。要在整治活动中建立一套自我考量制度,对考察人员的行为加以规范,对整治活动本身要加以审视,防止过分夸大错误,过分处理或者公报私仇的情况发生。
随着我国惠民政策的不断普及,我们在规范各单位工作人员工作行为的同时也要制定一套确实可行的保护措施,让工作人员无后顾之忧,在遇到某些群众刻意刁难或者不理智时能保护自己,毕竟工作人员的也是这个社会大家庭的一员,不能因为其公职人员身份就“另眼相看”。
整治“慵懒散浮拖”给那些不思进取的干部敲了一个警钟,同时也折射出我国以人为本、以法治国、以德强国的新形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