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风”整改不留“死角”
十八大以来,随着中央多项禁令、规定的频频出台、社会监督不断增强,在解决“四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上,可谓招实效显。不过,我们也看到,目前虽然明目张胆的腐败现象正逐渐销声匿迹,但取而代之穿着“隐形”的“四风”问题,已成为我们当前所面临的一种巨大考验和严峻挑战。
通过对隐形“四风”问题进行调研,我们发现,由于在考核体系不太科学、党员干部综合素质不太高、“三公经费”管理不够规范、违纪违规查处力度还不够狠等因素下,穿上了“隐身衣”的“四风”问题仍由明转暗地存在着。比如公款吃喝由明转暗。悄然从大酒店宾馆转移到不易被察觉的私人家居餐馆、农家乐、内部精心装修的机关食堂,甚至家庭等场所。此举实际上是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顽疾未得到根治的结果。权力寻租由明转暗。利用职务之便,让承包商或私企给亲属、身边人好处,让亲朋好友顶包拿项目获取暴利。甚至出现自己在位时不便明着捞,待退居二线后,便通过到帮过忙的企业应聘任职来回收好处等。此种现象是官僚主义滥用岗位职权导致的又一结果。特别是奢侈享乐由明转暗。尽管中央三令五申提出要求,但仍有一些党政机关、国营企事业单位的培训中心,内部不仅装饰豪华气派,而且消费并不低于外面的星级酒店宾馆。成为一些党员领导干部打着“培训”、“教育”名义,奢靡享乐的隐蔽消费场所。如此等等已经变形的“四风”现象,着实让人感到痛心疾首。
针对“四风”问题更加隐蔽化、形式多样化,一些干部甚至努力使腐败“合法化”的问题,笔者以为,在认清“四风”“隐身衣”问题本质所在,理顺人情来往、正常公务活动关系的同时,我们要勇于举起三板斧,敢于砍掉“四风”“隐身衣”,坚决让其在“聚光灯”下无处藏身并得到应有的惩处。一要让干部戴上“紧箍咒”。因地制宜结合各自工作实际,进一步加强党员干部、公职人员的自身综合素质教育。坚持定期开展宗旨意识、服务意识的教育,增强工作责任心,让他们坚定理想信念、践行根本宗旨、加强道德修养,从思想上套上一道“紧箍咒”,时刻不忘“照镜子”、“洗洗脸”,从心里彻底打消对待工作偷奸取巧钻空子和侥幸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