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干部要摆脱“机器人”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任何伟大民族的发展与壮大,都离不开对年轻人的教育。年轻人充满朝气、善于创新,有足够的智慧和勇气来寻求知识和真理,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获取技能和经验。可偏偏有些年轻人,特别是身处机关的年轻干部,并非能力有问题,却总是喜欢迈着跟前辈相同的步子,走着前辈走过的老路。领导交代的工作都能保质保量的按时完成,但缺乏靠前考虑、主动作为的主人翁精神,像算盘一样“拨一拨动一动”,久而久之,必然丧失了独立思考、独当一面的能力,成为了被操控的“机器人”。
“机器人”的存在,不外乎以下几点原因:一是缺乏责任心。等到领导布置交代之后才开始工作,不去思考工作重点、工作进展,稀里糊涂得过且过。二是不必要的顾虑太多。工作过于小心谨慎,畏首畏尾,该负责的不敢负责,遇到问题推脱退缩,无论工作轻重缓急,凡事都要等领导交代了才去做,惟恐承担责任。三是对自己要求不严。缺乏把工作做得尽善尽美、精益求精的想法,总是满足于做面上的工作,“里子”的工作自然也就难以主动去思考和完善。
对于年轻干部而言,一定要克服“机器人”式的被动思想。首先,要增强自身责任心。“在其位,谋其政;行其权,尽其职”。培养工作的使命感,真正把工作当成自己的事去做,尽心尽力把职责范围内的事情完成好。其次,要甩掉思想包袱。尊重领导,维护领导权威固然没错,但也并不是说对领导就要绝对服从、惟命是从。在政策和原则范围内,对有把握的事情,要敢于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再次,要提高工作标准。树立工作中的“完美主义”,把工作标准定在“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极致上,把工作成效定在唯真求新、真抓实干上。做工作要通过主动靠前考虑、细致全面考虑,把工作完成得尽善尽美。
只有摆脱“机器人”的被动思维,完善有思想、有信念、有韧性的自我,大胆开展工作,独立思考,主动作为,积极创新,在实践中经历考验和磨练,才能快速地成长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