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散文 >经典散文 >盛世下的祖孙情(六)

盛世下的祖孙情(六)

2014-12-22 16:30 作者:蓝宝 阅读量:6504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迪宇已经读住宿制技校,爸爸——金实每过一个星期给儿子100元生活费,包括每个星期从学校到家来回往返的20元车费,每天的饭菜伙食费,以及在校购买的学习用品、书报费。迪宇回家告诉奶奶“伙食费我尽量克俭,我挑价格最便宜的菜买来吃。”

李爱宝婆婆告诉我“迪宇现在真的很乖,越来越懂事,他知道他们这个家的家境不好,但他不怪谁。他把省下来的钱,放在桌子上交给我奶奶。我看着这些一元一元的硬币,我老泪纵横,我怎么能用孙子从牙齿缝中苦熬省下来的钱。有一次迪宇告诉我一件事情,我又忍不住落下老泪。这孩子尽量‘抠门’,省着花这100元钱。每天早晨的二两粥、一小碟咸菜,1元8角是迪宇的早餐。哪怕迪宇再饿,他也绝不再打粥,吃饱肚子。迪宇现正在长发头上,个子高大,饭量剧增,我怎么能眼睁睁的看着迪宇这孩子不吃饱肚子呢。我听到孙子说的这些话,我的心更痛了。我的孙子懂事,不与有钱人家的子女攀比。他居然还在这么微博的生活费中压缩银子,情愿饿着肚子,也不做伸手派。我的心滴血了,我的泪喷涌了。于是我拼着命的种菜、卖菜,将这些劳动所得积攒下来。迪宇每个星期回家,我总要给他一些钱,起码让他不再挨饿,保证吃饱肚子。每天早晨添上一两白粥,那是绝对应该的。我给迪宇的钱不多,每次10元一给。因为我的卖菜收入并不高。可是你猜,迪宇是怎么说的?他说‘奶奶,我不要你的钱,你不能给我钱。你年纪大了,应该是爸爸赡养你的时候。但是爸爸没有钱,连我的求学费用都不能负担。但是我不怪爸爸,爸爸他尽力了。奶奶,你5毛分5毛分一把鸡毛菜一把鸡毛菜卖来的钱,我用奶奶的钱于心何忍。’我硬要孩子接着这钱,我不能让孩子不吃饱啊。这孩子懂事,他越不接钱,我越要给他;如果他嫌钱少,或者不断地向我讨钱,我反而不会给他钱的。”

爱宝婆婆还告诉我“我这小儿子也好,他从不计较、妒忌我帮金实,他知道二哥生活困难,母亲帮二哥,他非但不妒忌,而且有时也帮一下二哥。并向我说‘妈妈,二哥金实如今生活困难,你能帮就帮他一把吧,我绝对没有意见。菜地上种的菜给哥哥吃,哥哥就不用再花费菜金了。即便你把卖菜的收入全部帮助哥哥,我也绝不计较。’我这么大年纪,为什么还要如此劳累,种菜、卖菜呢?其实我不能这样眼睁睁的看着我的儿子、孙子饥寒交迫,挣扎在水深火热之中。我现在身体还好,我要尽自己的力量帮一把我的儿子、孙子。”我听完爱宝婆婆的话,我的双眼也湿润了。活在如今盛世,居然还有如此艰难困苦的家庭,底层中国农民的生存如此不堪与心酸。

自从金实患上肺结核病后,无钱治病。于是到处借钱,向姐姐、弟弟等亲戚以及朋友家借钱。迪宇知道后,向众人表示“我爸爸向你们借的钱是为治他的病,或者为我读书费用而筹借,不是为他寻欢作乐,乱花消费,奢侈浪费借钱,请姑姑、姑父、叔叔、婶娘放心的借给我爸爸。爸爸没有能力归还,我读书毕业,走上工作岗位,赚了钱,保证一定归还。”

婆婆的诉说,让我也深受感动,亲情的感力有时胜过物质金钱的力量。她说道“小时候迪宇是那种不受欢迎的孩子,孩子在穷人的家里越来越懂事,我为之落泪,为之感动。迪宇还跟我说‘奶奶,小时候,我很不懂事,那是缺少教育。因为从小妈妈就不管我,后来她狠心抛下我们父子,不管不顾,与野男人私奔。爸爸话不多,一有事情便闷声不响不发财。有时我反过来想与他沟通,说上几句话。可是他与我说不上几句话,便拍桌子砸碗,摔东西,于是我在父母教育这块成为空白。幸亏有你奶奶的教育,我才不至于成为一个坏孩子,奶奶对我的恩情我永不忘记。’”

迪宇小时候没与爸爸一起居住,是奶奶带他住在小叔叔二楼的房间内,小叔叔没有嫌弃他。因为那两间破平顶房子对于年幼儿童遮风挡雨实在勉为其难,而且迪宇小时候居住在奶奶一起,便由奶奶照顾。迪宇渐渐长成青年男子汉后,便与爸爸住在一起,父子俩在那两间破烂不堪的平顶房子内苦度时日已是一幅盛世灰色现实版破败景致。

村组织曾经许下诺言,在小镇上为金实安排住房,解决金实的住房实际困难。但是村组织的言传,雷声大,没雨点,言行不一致。金实父子俩人还是蜷缩在那两间破烂不堪,快要倒塌的平顶房子内。这样的景象实在是在村组织“说话算数”的嘴巴上抽了响亮的一巴掌,名符其实的言行不一致,只说不干的作为。

奶奶的教育让迪宇懂得了做人,懂得了社会。奶奶曾经教育迪宇,尊敬他人,艰苦成人。奶奶曾经叮嘱迪宇“你碰到任何长辈都要招呼,尤其碰到上海大妈妈,金生大伯伯,你一定要叫。因为他们是大好大善的人,他们家对我们家有恩。”爱宝婆婆还向我说“这孩子的教育全在我一个人的肩上,因为他的爸爸,我的儿子金实,他现在已经自身难顾,再也承受不了什么了。迪宇这孩子可怜,缺少母爱、父爱,我这做奶奶的无论如何得挑起这副沉重的担子,不光是经济上的担子,最重要的是教育这副重担。”

我碰到爱宝婆婆时说道“迪宇在你的教育下,真是太懂事了。他每次碰到我,总要停下来招呼我。尊敬长辈,他是个好孩子。尽管他的智商不是很高,学习成绩不是最好。但是他懂得了如何做人,如何活在这个社会上,对于他今后的生活、前程是有极大帮助的。我相信迪宇今后的发展前途不会错。”最近我又听爱宝婆婆跟我说“迪宇可能要参军去了。迪宇对我说‘奶奶,你保重身体,不要再劳作种菜了。我参军复员有了工作后,一定好好孝敬你。’”我说“好啊,让迪宇融入军队这个集体中,锻炼一下。迪宇会干出成绩的,你放心吧,迪宇不会辜负家人对他的期望的。”

中国农村一老一小唱主打戏的场景令人生出怜悯之心,让人不免万般惆怅、无奈,深感农民的悲催与灾难深重是勿容置疑的现实。

文字叙到这里,盛世下的祖孙情到此也该结束了。在结束之际,我忠心祝愿爱宝婆婆身体健康,不要再种菜劳累了,80多岁的老人应该与小辈在一起同享天伦之乐了。遗憾的是我也没有能力孝敬她老人家,只能用一颗真诚的心,默默祝愿她老人家健康长寿。有时我会买上些水果,看望她一下;有时我会配上些常见病的药品带给她,让她头疼脑热时,不至于花费昂贵的医药费。因为老年人头疼脑热,跌打损伤是避免不了的事情。一旦她身体出现一些小状况,我便会带着这些东西,出现在她的身边。因为农民的医保待遇太有限。她收到这些东西,总是千恩万谢的感激我对她的好意。看着她那步履蹒跚,佝偻艰辛的背影,我便会产生那么一种立刻涌泪的心酸感觉;同时我祝愿迪宇小青年前程灿烂,在今后的人生路上能够表达孝敬长辈——爸爸与奶奶的意愿。这是我美好的祝愿,但望这不只是祝愿,而是会在不远的将来真正成为现实的愿望。

其他人在看啥

    《盛世下的祖孙情(六)》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