堵住“小金库”打掉违规单位“三寸”
随着中央八项规定的深入落实,一些奢靡享乐现象开始由明处转到暗处,比如,一些培训中心设施豪华,名义上是培训,实际上成为接待领导吃喝玩乐的场所,群众反映很大。根据党中央要求,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审计署近日发出通知,决定从今年8月份起,在全国深入开展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严肃财经纪律和“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12月16日,人民日报)
“小金库”问题可以说是由来已久的老问题。不少地方的浪费奢靡,各种内部福利,还有名目繁多、被中央三令五申明令禁止修建的楼堂馆所的所需资金,几乎都来自于“小金库”。多年来,上级单位每每查改“小金库”问题,都无效果。“小金库”乃是一些单位的“立身之本”,是一些不法领导干部的吃喝行做、各种公车、公款以及各种各样花销的重要来源,有关单位怎么可能让它们彻底消失?于是这种检查和勒令往往是紧一阵就收敛一些,过了风头,便会恢复如初。
小金库之所以屡查屡禁,但却总死灰复燃,就像一张狗皮膏药的粘性,慢慢形成一个尾大不掉的局面,就是因为往年的查出力度太小,对于一些违反禁绝小金库纪律的单位和个体,往往只是从违反党内纪律以及违反财政管理纪律的方向去处理,而没有把这种结党营私的重大财政问题纳入到司法处理程序里面来,而一些领导干部出于面子或者“保护”下属单位的想法,往往就会在这些处理上做出一些让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结果导致查处小金库成为一个“老大难”问题。
不少地方的机关单位以及执法部门之所以难以管理,会出现种种让群众、让社会产生不满情绪的负面行为,很大一部分都是因为这个“小金库”的存在,这就是一些官员所说的“手里有钱,行动方便”。不管是公车、公款还是让社会所侧目的高额内部福利,地方上兴建的豪华办公楼,各种楼堂会所的违规建设,几乎都和“小金库”有关。可以这样说,管住了“小金库”,就等于拿住了一些不法单位的“三寸”。中央这次出重拳打击“小金库”的成果,令人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