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节日反腐需要新招式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了《关于做好2015年元旦春节期间有关工作的通知》,要求坚持务实节俭文明过节,严禁年底突击花钱。各级党政机关和党员干部要带头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严格财经纪律,勤俭过节、文明过节,不得以各种借口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12月26日,新华网)
笔者认为,仅仅靠一个指导性的通知就能刹住各种节日腐败、奢侈浪费的不正之风,或许有些一厢情愿。但效果当然还是有的,毕竟顶风作案者会受到更严厉的处罚,群众也会随时擦亮眼睛监督,比如“车轮上的铺张”、“餐桌上的浪费”、“人情消费”等突出问题在一定范围内得到遏制。
反腐文件通知年年下,腐败却不断,已然成为一大社会“风景”。但如何让节日反腐成为社会常态,还得有赖于各级政府在深刻领会中央意图、贯彻落实好节日反腐工作,多管齐下狠刹这种不正之风,比如加强内部财务审计力度,以强烈的责任自律把好内部关,向社会做好事务公开,坦诚接受广大群众的监督等等。
节日反腐制度卡控固然十分重要,但节日文化习俗的形成也必不可少。因为现在的“节日腐败”不仅流行于官场,还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患者给医生塞红包、家长给老师送礼等等也渐成“潜规则”,而这种社会风气的养成,势必助长官场“节日腐败”风气的滋生。
当前遏制节日腐败,还需多一点新招式,通过坚决执行已有规定、加大查处力度,不局限与官员自查、自纠,更要发动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鼓励他们检举揭发各种不正之风。各地也应该在充分尊重传统风俗的同时,坚决弃其糟粕,自觉节制收礼或者送礼的行为,让“礼尚往来”真正回归它的纯朴本质,从而形成社会正常人际交往的良好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