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杂文 >时事评论 >补贴要补到缺口上

补贴要补到缺口上

2015-01-05 10:41 作者:赵逸轩 阅读量:1607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日前有媒体报道,中央和国家机关公务用车改革已经完成,按照改革方案,车补按照级别高低分为多档。虽然北京市的改革方案还没出台,但不少公务员看到国家机关的方案,还是引发了热议,如果按照这个模式,领导补更多会不会让基层不平衡?不同部门用车不一样如果补贴一样会不会不合理?这个额度的车补够用吗?(北京青年报,1月5日)

公车改革以来,一直都是“雷声大雨点小”,媒体的报道是热火朝天,但是政策的出台却是“犹抱琵琶半遮面”,只是看到了政策的大概却不得而知具体的执行方案。根据中央和国家机关车补标准规定,司局级每人每月1300元、处级每人每月800元、科级及以下每人每月500元。而地方不得高于中央补贴标准的130%。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和其他边远地区标准不得高于中央补贴标准的150%。车补按照职务级别和地域差距进行了一定的调整,但是也能明显的看到领导的车补确实高于基层公务员,无怪乎标准一出台就引起了基层公务员的热议。部分省部级官员表示,领导确实需要经常到外地开会,而基层公务员则不需要,所以补贴拿的高也无可厚非。但是还要看到,基层公务员也需要经常到县市级交资料,汇报情况乃至到外地调研,加上下村很多时候还只能依靠两轮摩托,这其中的辛苦和花费也应该作为衡量补贴标准的条件。

那么怎么改,才能让车补真正补到缺口上呢?笔者认为,车补确实需要实行差别化,对以往开会、调研、办事的实际情况进行一个核准,以此作为现在车补差别化的一个标准,既多办事多领补贴,少办事少领,让车补惠及真正办事的人员。其次,车补这一改革要严格监督。建立健全监督机制,更要各个人员严于律己,防止车补成为某些公务员获取额外收益的手段,滋生贪污腐化。最后,公车要严格封存,实行统一管理,统一外观,各部门的车辆要标明单位,这样方便群众监督和部门的管理,避免公车“偷偷上路”。车改政策本身的益处毋庸置疑,但是在落实过程中一定要勿忘初衷。对于改革中的“盲点”也要提前预防,推进改革的顺利进行。

其他人在看啥

    《补贴要补到缺口上》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