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杂文 >时事评论 >打倒主流媒体对舆论的非主流引导

打倒主流媒体对舆论的非主流引导

2015-01-07 14:40 作者:一行 阅读量:1437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在哈尔滨“1·2”火灾发生后,哈尔滨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石嘉兴身穿法国品牌蒙克莱的羽绒服出现在火灾救援现场的照片引发网友热议。记者查阅该品牌官网发现,该品牌羽绒服的售价基本在人民币1万元左右。对此,1月6日,石嘉兴解释说,该羽绒服是女儿从国外买来送给他的,在国外购买的价格不过人民币几千块钱。(三峡晚报,1月7日)

近年来,因“吃和穿”摊上时的官员不在少数,媒体舆论对于反腐工作的监督可以说是起到了作用,但是,主流媒体偏离舆论主线的现象越发严重,过分关注无伤大雅之举,却缺少就事论事的动作,给社会带来负面影响,正能量哀声一片,公职人员叫苦不堪。

其实,公职人员作为社会生活的一份子,也是普通民众中的一员,也要考虑衣食住行以及人情世故,也是要追求生活质量的。然而,一些主流媒体为吸引民众眼球,对公职人员公务之外的“杂事”进行铺天盖地的非正向引导,甚至夸大报道,使得民众过分关注公职人员日常生活中的一举一动,致使公职人员被人肉搜索,隐私得不到保护,给日常生活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公职人员是人民公仆,让群众生活美满是奋斗目标,然而,公职人员自己的生活都不美满,又怎么能让群众生活美满呢。这就需要媒体以及群众推己及人,看待问题要从多角度分析,切不可以一概全,这种行为是不公平的,是依法治国道路上的绊脚石。

就拿此次官员穿万元羽绒服的事件来说,不管买不买得起,部分媒体和民众推论得到的结果都是非正向的,如果他的收入买得起,就是有非法收入,如果他的收入买不起,那就是分配不公。媒体不能进行正能量引导,导致公职人员最最基本的人情世故往来都不敢,这不仅不能推进法治社会的建设,反而让在职的公职人员心寒,磨灭工作热情。现在的人无理智的仇官仇富,媒体也是对自己的言论不负责任。媒体和群众不能这么偏激,一件上万的羽绒服而已,小县城的很多居民都是可以买得起的,不能因为一件羽绒服就判断一个人为官是否廉洁,这只是一个人的生活风格问题,与正直廉洁性可以说是没有多大关联的。

媒体舆论监督官员是好事,但不能太过分,不能钻牛角尖,不要带着有色放大镜来看问题,有不明真相网上乱喷这点时间不如研究研究怎么做好自己的工作提高收入才是正经事。(作者:一行 单位:四川省绵阳市盐亭县)

其他人在看啥

    《打倒主流媒体对舆论的非主流引导》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